75# liuyongfei180 我觉得不存在一个背后的原则,整个经济体系确实建立在非理性的交换之上,当然我需要说明这一点.
基本论证是 1 进行任何评估必须依赖于一定标准
2 人不具备天然的"对商品进行价值评估的能力"
3 除非借助于某种标准
4 现实的商品交换依赖于"价格"这个标准(包括成本价格,利润预期)
5 价格产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互相交换的过程
6 交换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双方对商品有用性的需求
7 有用性只有相对大小,不存在绝对大小,取决于人类直觉,任何对有用性进行量化的手段都是晚于和外在于"有用性"本身
8 因而,劳动时间不是商品交换的标准
9 劳动时间只制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衡量由交换者进行.
10 而交换者双方依赖的标准却是"是否有用."
11 根据第7条,所有的价格都是相对性的,在多次交换中可变动的,随意的.(可参看中国的轮船和美国轮船价格对比)
12 当价格信息汇聚,构成一个市场时, 价格将参与独立的竞争过程,低价不断胜出,成为一种新的标准帮助市场进行交换时候的参考(上述第4条)
13因此,价格来自于 人类直觉对有用性的评估,而不是来自对商品劳动时间的多少的评估.
14 直觉评估是波动性,并且在市场价格竞争强化下不断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