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日社科院发布的关于住房潜力的报告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是记者了解到,北京土地市场仍旧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而业内人士对此担忧认为,随着土地资产化,开发商大笔资金用来购置土地,未来房价最大可能是步步升高。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北京市共成交207宗地块,成交土地面积1395.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810万平方米,成交金额583.1亿元。成交地块的平均容积率为1.76,楼面均价10498元/平方米,土地平均溢价率为36%。
但亚豪数据显示,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也相应地锐减,今年前三季度仅为2008年全年的16.9%、2008年同期的62.6%。“这一方面跟第四季度土地开发集中报竣有关,所以今年第四季度,土地开发面积有望出现一个迅猛增长,但基于储备土地不变基础上的购置土地面积锐减,全年的土地开发面积也很难与 2008年相提并论,”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告诉记者。
她告诉记者,土地开发锐减的另一方面是,土地投资激增明显,今年前三季度的土地开发投资总额达35.6亿元,与5年来全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相当,而土地购置和开发面积却居于历史低位。这与今年以来土地市场过热、“地王”现象频出有直接关系。
“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有限,即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开发面积的大幅锐减,2010年商品房供应量将面临挑战;另一方面是土地开发投资金额的激增而导致的地价飙升,板块轮动效应下,未来商品房的成本将迅速蹿升,并对现有商品房价格产生化学反应。故这种土地的量缩价升,必然迅速传递到商品房市场,”郭毅表示。
数据显示,1-10月北京市住宅类土地共成交63宗,成交面积678.0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63.58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433.61亿元;成交地块的平均容积率为2.29,楼面均价为4581元/平方米,土地平均溢价率为57%。1-10月土地成交宗数比2008年同期多出34.04%,但面积与2008年相当,反映出了小体量地块成交特点;同时,成交总金额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22.25%。
“可见地价上涨明显,每平方米626元的楼面价涨幅就是很好的证明,”郭毅向记者表示。
北京泰业天民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长岳培业认为,在越来越多的地王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国有化的经济模式结合了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渠道促成了所谓的地王现象。“开发商以极低的保证金得到土地之后,不但可以马上入市提高收益率还可以抵押得到银行信贷,获取到各种渠道的资源;极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门槛使得开发商成为了国家二级土地银行,只要取得土地就会财源滚滚而来。”岳培业表示。
“事实上,获取土地后的利润率已经超过了60%,大于黄金储备50%的利润率。巨额银行授信更加会给土地变黄金插上翅膀,炒作后的现楼提价会促使消费者变得更加疯狂,”岳培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