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10 11
2018-02-22
“观察”这个概念,它包含了观察者,以及观察对象。
如果A观察B,那就是以客者的立场去观察对方,这就叫客观
如果A观察A,那就是以主者的立场来观察自身,这就叫主观
主观的偏见比客观大

举例:
裁判员给运动员打分,也就是裁判员以客者的立场去观察对方,裁判员的评判就叫客观。
如果运动员自己给自己打分,这就叫主观。

“客观准则”也是做学术的首要准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2-22 17:20:18
对概念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是无知先生的一项特长。对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概念,当然也免不了显示一下他的特长。

主观与客观这两个词语本来是来自于西方的。例如,英语中的主观叫做“subjective”,即“1、(指思想、感情等)主观的(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2、主观的(以个人之好恶、观点为依据的)”。英语中的客观叫做“objective”,即“1、客观的;不受个人的感情或意见影响的;无偏见的”。“2、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从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主观与客观实际上各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主观属于意识方面的东西,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客观则是意识之外的东西,属于意识所反映的对象。
第二重:主观与客观都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但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受反映者的感情、好恶、意见等影响因而不与外部世界相一致,后者则不受这些影响而与外部世界相一致。

在楼主所举的A观察B和A观察A的场合,A所作的观察都属于第一重意思中的主观,被观察的B和A都属于第一重意思中的客观;从A所作的观察来看,如果受其自身感情、好恶、意见等影响因而不与被观察的B或A相一致,就属于第二重意思中的主观,反之,则属于第二重意思中的客观。
楼主所谓的A观察B就是客观,A观察A就是主观,完全就是他自己望文生义的无稽之谈。

再以楼主所举的给运动员打分的例子来看,谁都知道比赛中有“黑哨”的存在,也有误判的存在,所以现在许多比赛都赋予了运动员以挑战权,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回放来确认比赛的真实情况。所以,裁判员打分本身就不属于第一重的客观,在第二重中也未必一定就是客观;而比赛本身以及由录像本身所作的记录才是真正的客观(第一重),而运动员的挑战也有可能属于客观(第二重)。

总之,楼主除了望文生义以外,实际根本就不懂到底什么才是主观与客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2 17:41: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2-22 17:20
对概念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是无知先生的一项特长。对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概念,当然也免不了显示一下 ...
谢谢夸奖!
望文生义,这就是名符其实。
望文歧义,这就是名不符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2 18:08:3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8-2-22 17:41
谢谢夸奖!
望文生义,这就是名符其实。
望文歧义,这就是名不符实。
“无知”确实名副其实,“求知”完全就是名不符实,因为既然已经无知,再求也只能求得无知,否则无知就名不符实了。
所以,总体上来看,“无知求知”就是一个望文歧义的名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2 18:29:19
wzwswswz 发表于 2018-2-22 18:08
“无知”确实名副其实,“求知”完全就是名不符实,因为既然已经无知,再求也只能求得无知,否则无知就 ...
该谢的也谢过了。好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2 18:47:5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8-2-22 18:29
该谢的也谢过了。好走。
你发表本主题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谢人,而是为了讨论什么是客观和主观。如果你承认你的客观与主观是你望文生义的无稽之谈,我们的讨论当然可以结束。否则就不要用什么“谢过了”来搪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