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51 4
2009-11-23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晚年的这一发问,在他逝世后短短半个月内引发巨大回响。
1111,安徽《新安晚报》,A6版。一封《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公开信,直扑眼球。
公开信的抬头,标明收信者为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同仁。信末,有沈正赋等安徽本地高校11位教授的署名。
公开信不到千字,直指当今中国教育存在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写信者认为这些问题使中国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此,公开信倡议,国人直面钱学森提出的这一疑问,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公开信经过网络转载,迅即引发各方关注。一场轩然大波掀起。截至当晚12点,某网上的评论即达5505条。有网友写出长达500余字的回应性文字。
没想到反响这么大。1113,一位参与签名的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公开信发表的11日当天上午,他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都是各方要求采访和面谈的电话,没办法,因为在上课,后来我一看就给关机了
信里的问题说出了心里话
写公开信的主意,最早是《新安晚报》提出来的,签名者之一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沈正赋教授11日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有想法,然后征求我们这些高校老师的意见。
《新安晚报》总编室主任曹海峰,是公开信的幕后操刀手之一。据他介绍,这一策划起源于不久前的一次悼念会。
1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师生代表座谈会,悼念前一天逝世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该校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
在会上,大家提的比较多的就是钱老生前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出一些杰出的人才?平时和高校的老师聊,也经常提到现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曹海峰说。
教授们所说的钱学森之问,源于2005年。那年的729,病榻上的钱学森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现在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会后不久,教育部高层变动,袁贵仁接替周济出任新一任部长。
两件事凑巧发生在一起,颇具敏感性的曹海峰觉得机会来了。他想到,不妨用公开信的形式来给教育主管部门一定的压力。中国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么多年一直在徘徊,是不是在往前走,大家心里都没数。我觉得还是要推着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4 19:38:09
评职称有那么重要吗?没有就做不出成绩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12:09:10
肯定不能!因为不交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4 07:04:51
评不上,因为他没有职称英语和计算机的成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16:29:16
孔子的名声早已被海内外人土所熟知,孔子来到现代根本不用评那个也照样出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