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ydota 发表于 2010-7-30 12:51 
333# 胡勤丰 关键在于效用规律,就这一点上就和物理学上很不同,因为效用是一个主观衡量的东西,而不是物理学研究的客观物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物理学确实几乎一样,但是个人认为其实际意义没多大(这点上我认同史蒂芬、科斯和阿罗等人的观点,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主要是数学方法的使用泛滥,导致现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人都忽略了价格理论的学习)。还有你关于价值论的观点,应该是现在比较前沿的观点,我没记错应该是行为经济学和演化博弈论的观点吧。因为它们是试图把经济学引向自然科学的,所以你会有这种判断。
同时补充说明一下,我还是认为主流经济学的价值论是庸俗化的古典经济学,避开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基于这一出发点,衡量效用价值论是一个主观上的评价,所以这点就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出发点相违背的。
而你的观点似乎就是要把这个效用论美化,达到一个让效用看上去是个很客观的东西的目的。
在学术角度,效用规律与作用规律,是没有区别的。这两个概念,反映的都是某一“事物”,导致另一“事物”发生变化的程度的规律。可能是为了反映“经济”不是自然科学,而“启用”效用,不“用”作用。
我没学过任何经济学,我也并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而去引导、证实“自己的想法”。我只是观察,或只是想“发现”“自然人使用消费任意‘事物’资源之时,其‘事物’所能产生的使用消费性作用规律”而已。
价值,和价格、货币、财富,都是只是一种“基于经济效用状态基本量”,所导出的量的“量纲单位”--如同:基于“质量、时间、路程”这三个基本量,所能导出的力的量、功的量、功率的量、能量的量。
对“效用”、“价值”的理解,没有与“量纲单位”贴近,经济学始终只能是“文学”。有了“货币”量,而没有“货币”量的无量纲参照常数,则其“数”、和“数学方法”、数量解析关系式、数量叠加关系,都只能是“滥用”。
你让我看的“范式”,我已经给了我的看法。
你老是引用大师的观点,而不去“自己观察”,始终都只能坐在“大师”的怀里。“革命”别人的观点,不如自己“发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