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以为:经济学,无论如何量化,还是不能被称为自然科学的,除非你非要改变对自然科学普遍接受的定义。
数学和哲学是目前为止人类所有智力行为的基础,即数字和逻辑。而物理学(加上化学),生物科学以及新兴的计算科学(computer science)是自然科学。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机理是自然存在的(当然,人们利用所获得的对自然的理解,创造了自然界并不“自然”存在的物质或过程,但其内在遵循的机制仍是“自然”的,人类是无法创造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绝大多数是被称为发现,而非发明。比如,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不是发明。这些机制在地球上成立,换个星球仍然成立(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所信奉的基本哲学)。
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根本上是人本身,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一旦人类消失,那么这些学科立刻变得没有意义了;自然科学则不然。经济学,无论你如何量化,它离不开人的决策。经济学,在可预见的未来,它是和人类行为学以及政治学分不开的。千万不要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那些文献所蒙蔽,以为经济学已经能够等同于数学了。如果真这样,这次金融危机是不会,也不应该发生的。现在的金融学被那些搞数学的人弄得已经几乎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了,至少技术角度上看来。但是,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离不开人的决策,不能跨越监管,法律和政策。比如,现时在中国搞金融工程理论,如果你大谈如何用options hedge或者short 某某股票,就有些扯淡了;然而没有哪个国家有法律禁止使用量子力学或者否认DNA的双螺旋结构的。
最后,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所谓“交叉科学”的出现,也是人类智力进化的必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有所区别,但是研究行为本身则是人类的行为。克隆技术是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一个伟大成就,但是由此产生的结果极有可能挑战传统的人伦道德标准,因而产生了很大的人文范畴的争论(比如,布什时代一直在美国本土禁止进行干细胞的研究)。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力图量化一些人类行为,有时这么做或多或少是可以提供一些见地,但很多时候,个人以为纯粹扯淡。
胡诌了这么多,其实楼主这个命题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不如花这些时间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