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曲线是第一次听说,谢谢!
查了一下相关内容:
国内重要科技业者
宏基集团创办人
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以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经历了十年多,以迄今日施振荣先生将"微笑曲线"加以修正推出了所谓施氏“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台湾各种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
微笑曲线理论虽然很简单却很务实的指出台湾产业未来努力的策略方向,在附加价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体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营建业虽然是火车头产业之一,但在产业成熟化、市场饱和及传统只重视工程施工制造的低附加价值领域里,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景气低迷。 微笑曲线的理论正可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微笑曲线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是可以找出附加价值在哪里, 第二个是关于竞争的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