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86 1
2009-11-26
2009-11-17 17:36:15   来源:《参考消息》   阅读: 830   【


【香港《太阳报》11月15日文章】题:大学自招直荐生  权钱交易添温床
北京大学明年起实施中学校长推荐优秀或学科特长学生,被荐者可降30分录取。该方案公布后,舆情劣评如潮。根据北大公布的方案,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获得实名推荐制的中学校长,可向北大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推荐生人数在本科招生人数的3%以内。
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国际流行做法。在美国,学生申请大学必须提供两封推荐信,推荐人的身份、地位、声誉对学生能否被名校录取有较大影响。事实上,校长推荐制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选拔“偏才”或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入学深造。
然而,这项旨在改革考试制度、挖掘优秀人才的制度创新,却在内地受到出人意料的冷遇。民众最担忧的是推荐方式、过程和标准丧失公平,沦为官员子弟、富人子弟的盛宴。据人民网的调查,逾九成五网民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将产生权钱交易。
其实,民众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近年部分内地名牌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最终沦为“分数不够”的权贵子女的入校手段。据内地媒体报道,两名来自黑龙江的北大学生多门功课不合格,却被保送该校读研究生,两人父亲分别是黑龙江某市市委书记和局长。后经网民“人肉搜索”发现,这两名学生三年前竟然也是被保送进北大的。两位公子免除千万同龄人考大学、考研究生的烦恼,一路保送,何有公平可言?这就难怪老百姓对校长实名推荐制存有本能的抵触和反感。
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运作必须有成熟的诚信体系保障,眼下内地教育界官员贪腐成风,学者抄袭无日无之,公平诚信荡然无存,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仓促实行该制度,只能是南橘北枳,为权钱交易增添温床。这是因为在学校保送谁都可以的情况下,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商界大款、学校家属子弟更容易入选。至于贫穷地区的学生,本来就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连知名中学的门槛都迈不进,跨进北大、清华更是难于上青天。
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内地未出世便广遭诟病,表明制度本身充满着不公平,实在应该缓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6 20:33:48
教育体制不改,我不看好北大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来自西方,但是中国是孙子兵法出地,人人心中有兵法,这种体制不合中国国情, 不拘一格降人才, 并非要从高中,而是从教师着手,
教师队伍不改,即使北大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