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61 7
2009-11-27
用马克思周期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中国为什么卷入这场危机中,怎样应对危机挑战?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难免会出现观点狭隘,希望各位同学多提宝贵意见,本人将不胜感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7 12:34:53
好像是说物质设备更新越来越快,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有扩张的趋势,那么资本的有机构成就会升高并且将会带来两个影响,一部分劳动力失业,工资相对资本所得有缩减的趋势,那么社会就会存在着失业和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就有可能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16:26:54
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16:47:33
3# ahray

这位同学貌似说的不怎么准确哦,应该从需求相对生产过剩这方面来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18:32:52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以资本为中心的经济,是必然要发生危机的,现在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是如此,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生产不足的危机!现在整个世界是一体的,因此中国不能逃脱!不能像29年大危机时候的苏联一样逃脱的,必须一起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12:10:55
从市场交换角度看,在马克思看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由于货币的流通手段使商品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与对立,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形成了蕴含货币危机的债务链条,由此,一方面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又使“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3页)在商品与货币市场交换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并服务于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银行制度、汇兑制度、信用制度等,为交换领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市场交换领域矛盾的激化,潜在危机的现实化提供了制度结构条件。
从生产角度看,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生产方式具有一种跳跃式的扩张能力,这种扩张能力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共同作用,促使资本生产扩张力增长,从而激化市场供需矛盾,致使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
从消费角度看,在马克思看来,随着技术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造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工人绝对与相对收入的减少,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以及由之决定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一种对抗性分配。决定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只能局限于狭小的界限之内,并由此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生产与消费的脱节和生产的相对过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