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728 2
2005-12-28

问题就如上。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了,而货币需求并不立刻增加?货币供给增加了,比如我贷了款,那么我的消费支出不就立刻增加了吗?我的货币需求不就立刻增加了吗?(“货币需求”,定义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人们对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感到满意,不存在货币需求小于供给,如我有五千元,但我只想拥有三千元,而二千元想拿去买债券,那么此时货币需求就是三千元)我贷了款,是否我的真实收入就提高了呢?如果是,那货币需求曲线就右移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问题,下面是我在群里和别人的讨论: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35:20) 谁来回答我的问题呢?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19:13) 按照书上的分析,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并不会立刻增加。那么,货币供给增加,是否意味着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呢?--比如我获得了贷款,是否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因为我的购买力增加了。如果是实际收入增加了,那么货币需求就应该向右移动。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27:55) 是。是罗伯特。E。霍尔和马克。利伯曼写的宏观经济学。 忘了我是谁( (2005-12-28 19:26:55) 你的是西方经济学啊?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19:13) 按照书上的分析,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并不会立刻增加。那么,货币供给增加,是否意味着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呢?--比如我获得了贷款,是否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因为我的购买力增加了。如果是实际收入增加了,那么货币需求就应该向右移动。 chris_han( (2005-12-28 19:17:25) 物质主义。 忘了我是谁( (2005-12-28 19:17:01) 这是正中的资本主义啊 chris_han) (2005-12-28 19:16:19) 我获得了贷款就吃豆浆喝油条,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14:22) 如果是企业呢?企业获得贷款不会使得它的货币需求立刻增加吗?(这本书中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在手中的货币量,是愿意,意愿的数量)。 忘了我是谁() (2005-12-28 19:11:10) 习惯还是有的 忘了我是谁) (2005-12-28 19:10:58) 你会立即买宝马等车啊?然后自己开啊?那时我想你还不会有车牌啊!你的支出只是买水果等多了些而已 稚气未脱( (2005-12-28 19:08:24) 哦?假如我现在手头得到一笔贷款,我想我会立刻增加支出。 忘了我是谁( (2005-12-28 19:07:22) 不是会有个滞后期吗?像国际金融中的J曲线! 例如人们的消费习惯等! 稚气未脱( (2005-12-28 18:53:40)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货币需求曲线不会在货币供给增加后立刻向右移动? 稚气未脱( (2005-12-28 18:50:11) 不好意思,各位,因为群的私下讨论不能发太多的字,所以把它发到群上。 稚气未脱( (2005-12-28 18:49:28) 这本书是这样说的,当货币供给为五千亿时,均衡利率为百分之六,均衡GDP为八万亿。现在我们假设联储将供给增加到八千万美元,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从E点(百分之六)移动到F点(百分之三),(它会一直降到百分之三,除非在结束之前货币需求曲线开始平衡)。利率的下降引起对厂房与设备的投资性支出和在新建住房支出的增加。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它都会引起消费支出——特别是像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的支出——的增加。也就是说,投资支出和自发性消费支出都提高了。支出的上升引起总支出线向上移动,引发乘数效应并提高均衡GDP。收入的上升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收入越高时对货币的需求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28 21:29:00
书本在说明基础货币是怎样发生乘数效应时,是通过银行不漏出地不断在私人手中借入并在银行贷出来实现的,我理解为私人借了钱,而书本一直假设价格不变,所以个人购买力上升,就是真实收入上升,真实收入上升,那么人们在同一利率下愿意持有的货币就增加了,即货币需求就增加了,货币需求曲线就向右移动。不过按书本的说法,货币供给增加,先是利率沿着原来那条货币需求曲线下移,然后因为利率下降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从而总支出曲线上移,从而均衡产出上升,在产出上升的过程中,真实收入上升,从而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最后到达一个新的利率均衡点,它由新的贷币供给曲线与新的贷币需求曲线相交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8 21:55:00
在图12。8中,我们重新考察了短期宏观模型,现在我们把货币市场纳入到分析之中。在图128A段,联储起初把货币供给设定为五千亿美元,均衡点为E点,利率为百分之六。图128B段表示的是我们所熟悉的短期总支出图,图中均衡点为E点,均衡GDP为八千万亿美元。
但是注意图中的新标识。总支出线有了一个新下标“R=6%”,而货币需求曲线有了“Y=8万亿美元”的下标。这样标识是很必要的,因为利率和均衡GDP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还记得我们曾经讲过,如果真实收入发生变化,货币需求曲线就会发生移动。因而,我们的货币需求曲线是针对特定的真实收入水平绘制出来的-该水平是由图128B段决定的,为8万亿美元。同样,如你将要看到的,利率的变化将引起总支出曲线的移动。因而,我们的总支出线是针对特别的利率绘制出来的——该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为6%。如你所见,图中每一段的均衡点取决于其他段中的均衡点。
     现在我们假设联储将货币供给增加到8千亿美元,在图128A段,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从E点移动到F点,利率开始下降。(它会一直降到百分之三,除非在结束之前货币需求曲线开始平衡。)利率的下降引起对厂房与设备的投资性支出和在新建住房上支出的增加。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它都会引起消费支出——特别像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的支出的增加。也就是说,投资支出和自发性消费支出图128B都提高了。在图128B段中,支出的上升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引发乘数效应并提高均衡GDP。收入的上升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收入越高时对货币的需求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