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1-2 11:10:44的发言: 经济学里最好不要轻易谈“偏好改变”,它可以解释一切人的行为。如果引入偏好改变,其实就不用引入偏好了。
对这个问题我这样理解:现实的选择由偏好、价格、收入三个因素决定。稳定偏好就是研究选择与价格收入的关系。 同样,稳定收入、价格也可以研究选择与偏好的变动关系。只是序数效用论没有赋予偏好一个可从经验推导出的函数形式,所以不容易具体解释选择与偏好变动的关系。但是偏好是一个聚集了多种因素(生理、心理、教育、宗教、环境、技术生产力等等)作用的与经济学其它要素(价格、收入)相直接发生关系的要素,也正因为此,它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化的。所以,从现实中通过数据采集找出一定生理、心理、教育、宗教、环境、技术生产力下的偏好序既十分困难,找出也无大用。近乎“发现即失效”。所以稳定偏好具有抽象分析意义,但解释现实要允许考虑偏好的变化。
经济学如果只囿于偏好稳定,就排除了解释很多经济活动的功能,如广告作用、卡通商品对文化影视的依赖等,这些已经构成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是经济的发动机作用。
相关的,我确实想了解通过数据采集和显示偏好的推导,能否得到一条符合偏好各个假定的无差异曲线,我是怀疑的,但又阅读范围有限,还望sungmoo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