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75 0
2018-04-02

4046.月球表面温度可能与阳光的影响关系不大

2018.4.2

通过地球昼夜温差、纬度温差、高度温差、深度温差、季节温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星球温差的主要因素只有两个:一是星际宇宙射线的影响,主要来自相同物质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形成昼夜温差;二是星际磁场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磁场温差。所有恒星直射光线的影响不会超过太空背景温度——2.74k,还要排除不同物质星球对不同类型光子选择性吸收的可能性。

根据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形成的客观规律分析,太阳与月球同属反物质星球,没有共同磁场形成,也没有正负电荷的交流。所以,月球对太阳辐射的正物质宇宙射线没有吸引力,可能存在排斥力,基本排除了太阳宇宙射线和太阳磁场对月球表面温度的影响。

月球对偶地核形成,只与地球内核拥有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地球不是恒星,只能辐射微量反物质宇宙射线,还受地日磁场控制,不可能全部抵达月球表面。来自银核的反物质宇宙射线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被太阳等二级反物质恒星吸引,难以抵达月球这样的反物质行星。所以,影响月球表面温度的因素主要是地月磁场温差。

磁场温差的形成可能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有关:星球两极分别输出和输入正负电荷,单电荷不形成光子,所以星球的两极温度最低。正负电荷在星球内部会聚变为光子,进而聚变为化学元素,停留在光子阶段时形成环境温度,表现为纬度温差、高度温差、深度温差。如果存在轨道倾角,还会形成季节温差,季节温差是纬度温差的延续。所以,月球表面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地月磁场有关。

许多科普读物凭想象杜撰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昼夜温差达数百度,可能没有科学依据。星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未必与星球质量正比例,有时星球质量越小,大气层的质量比例也可能越大,因为星际对偶关系是相反正负电荷的质量对偶,而不是偏电荷物质的质量对偶关系。月球直径与地核直径类似,质量却相差巨大,留给大气层的质量就极为有限了。大气层可以保暖,却不是温度的产生原因,只能对星球表面温度产生间接影响。

我不知道温差是否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总有材料可以将环境温度转化为电流,因为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

我分析月球表面温度与阳光的关系主要说明阳光对月球表面温度的影响极为有限,太阳宇宙射线对月球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应该根据“地月”关系和地月磁场温差决定人类探月活动的安排,可能没有必要安排半个月的休眠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