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85 1
2013-05-30

3132.关于温度的思考

2013.5.30

温度是什么?网上搜索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温度

英文名称:

temperature

定义:

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应用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解释也是教科书中的解释。由此可知:温度与基本粒子无关。

那么,太空中4k的背景温度从何而来?真是大爆炸的残余温度吗?什么温度可以残余这么长时间?

太阳风的存在说明宇宙射线存在单向运动,也就是说太空中的物质在不断的更新。宇宙射线的交汇会形成激波和漩涡,酝酿出陨石、彗星和小行星,说明太空中的温度也不是均匀的。宇宙射线的密度很低,主要是氢、氦粒子,很难形成分子,温度从何而来?宇宙射线的原始动能很高,在真空中如何消减的呢?

关于光子的思考让我想到温度的物质基础:温度可能与光子的密度和频率有关,即光子的密度越大,频率越高,温度越高。不过,频率高的光子穿透力也强,人体未必能够感受得到,可能温度与光子的密度和特定频率有关,即温度由特定频率的光子的密度决定。

以上想法与温度的传统解释有着内在的联系:分子的运动必然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密度和频率即光子的密度和频率。分子静止,电磁波为零。

光子不仅源于电磁现象,还源于化学元素的裂变,即能量等于质量。燃烧产生温度,所谓化学能其实是裂变能,任何化学元素的深层次裂变都会达到光子的层面,只是需要条件。氢同位素氕的裂变可能相对容易,所以所谓的氧化现象可以产生高温,却不见碳、氧原子的消失,却没有人思考其他化学元素有没有变化。氢、氧可以聚变为水,可燃烧过程中多少氢、氧聚变为水却没有深入测量,可能忽略了氢原子裂变为光子的可能,如果补上这个测试,可能填补物理学的重大空白!

光合作用可能是氢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煤的热量可能不是碳含量决定的,而是氢含量决定的,是我的新认识。

以上带有革命性的看法可能颠覆现有的物理学认识,却不是空穴来风,可以较好的解释太空的低温和温度的一般变化,希望职业科学家继续深入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30 08:07:43
这就是温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