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2390 4
2018-04-05

今天,我们喜欢讲市场经济,连中国的经济也要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凡计划经济,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就像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面所描写的片断:

富裕部预测本季度鞋子的产量是一亿四千五百万双。至于实际产量提出来的数字,是六千二百万双。但是温斯顿在重新改写预测时把数字减到五千七百万双,以便可以像通常那样声称超额完成了计划。

反正,六千二百万并不比五千七百万更接近实际情况,也不比一亿四千五百万更接近实际情况。很可能一双鞋子也没有生产。更可能的是,没有人知道究竟生产了多少双,更没有人关心这件事。

你所知道的只是,每个季度在纸面上都生产了天文数字的鞋子,但是大洋国里却有近一半的人口打赤脚。

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和我们国家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的样子有些类似。显然,这种计划经济里面,“计划者”和真正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因此,计划的内容并不能反映真正的需求,从而导致“计划”失败。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说法,叫做市场有只“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我们不知道这只手到底是什么样,只能采取市场自由竞争的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看到,即使在高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也会存在一定周期的经济萧条和经济危机。说白了,就是有些东西生产多了,超过了消费者的需求,而有些东西生产少了,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社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上来说,这依然不是一种最好的形式。因为,有限的资源和人们的需求并没有高度协调统一。

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是,也许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计划经济可能又有市场了。这就是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新时代。我为什么这么说?

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收集,再利用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开发学习,再加上网络时代信息的高度自由流动,使得掌握这些数据的企业和ZF,也许真的可以实行计划经济,反正他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商品,也知道需要多少,以及在什么地点和什么时间需要。也许这么高度的匹配目前还没有实现,但照目前的这个趋势,在不久的将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个小的典型例子,英国和美国 Amazon 的次日达商品,其实是因为 Amazon 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所以将这些商品提前放置到各个城市的仓库里,消费者一点鼠标,商品就可以最快的速度送达门上。

另外一个例子,像中国的阿里巴巴,在双11这样的消费场景下,也是完全可以将商品提前配送到各城市,就避免了双11后物流不够用、而双11之前却可能闲置的矛盾,这就是因为阿里巴巴完全可以很准确地预测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他们都是利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时代的结合所产生的神奇效果。

也就是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可以被企业和ZF抓住的。既然如此,计划经济也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它比市场经济更能合理地利用资源,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必须承认,我这点认识显然很毛糙,更缺乏细节方面的内容。亲爱的读者,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4-5 18:50:59
13644444 发表于 2018-4-5 15:22
今天,我们喜欢讲市场经济,连中国的经济也要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凡计划经济,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 ...
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是稀缺,稀缺不存在了自然会有其他的经济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 06:2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16 11:38:51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面所描写的片断,明显是有计划不执行,和随意修改计划,怎么就成了计划经济的过错?连基本的逻辑思维都是错的,也好意思写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51:07
13644444 发表于 2018-4-5 15:22
今天,我们喜欢讲市场经济,连中国的经济也要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凡计划经济,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 ...
计划适应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国家,发达意味着高度垄断,垄断才需要计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