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之珠(lzzscsj)
计划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科学运行的计划、规划方式,是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科学运行的基本方向和战略规划、实施。由于计划经济是出于对国民经济战略运营的必须,所以,只要计划、规划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运营的行政方式就是科学、公正、有效的。与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营不同,计划经济表现的是计划和规划,策略性、原则性强,自主性、灵活性缺乏。因此,计划经济往往显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在我国计划经济的职能通常由国企承担,就出现了国企一方面在承担计划经济的国民经济保障功能,为国民经济和稳定牺牲企业利益,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企业利用职能便利,采用行政垄断的方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例如,2008年在原油价格大幅攀升时,国内汽油价格低于市场应有价格,对社会经济稳定起到促进作用。2009年,在原油价格有较大波动时,国内汽油的价格又表现在上涨的市场反应优于下跌的市场反应,使计划经济的功能、作用被人为地削减和利用。从计划经济的运作水平和要求来看,要使计划经济的运行在计划、规划的基础上,既要起到战略经营的作用,又要符合经济的赢利需要。其运作水平是站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综合动作水平之上,而且是远远要高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水平。计划经济的运作水平是处在战略高度,而市场经济最高也只能说是处在战役水平,两者相比,存在着等级和质的差异。市场运作不必考虑计划经济的全面、持久和科学性,只要看赢利即可,而计划经济则必须充分考虑到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科学的发展,既要使计划规划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又要使计划经济在保障服务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同时,使计划和规划的自身保持经济效益,所以,对运作难度和高度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计划经济计划、规划运营要求,首先是计划经济的经营部门一是要有经营战略高度,二是要有市场运作水平。就计划和规划的本身而言,其结构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和科学需求的。计划规划的不足,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制约;计划和规划的超出,使计划和规划造成国民经济的浪费、损失。二者同样对国民经济的平稳、持续、科学发展起到负面作用。所以,计划经济计划、规划的科学和运营市场化是计划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的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在计划经济计划、规划的科学前提下,计划、规划的战略指导方向明确、结构科学合理使计划经济处于国民经济正常的运营范围之内,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动态可调整的余地,那么计划经济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必须和有力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就是将计划经济的本身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经济效益考虑,计划经济的计划、规划和运营应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以我国汽油价格为例,作为计划经济的运作国企,其效益不应产生于行业垄断所带来的非市场经营利润;而应来自对国际市场市场化运作利润和企业市场经营常规利润。从国际市场来看,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远远脱离了全球经济发展实际消化的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美元贬值所致。投机价格成为市场价格的主要表现形式。2008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也是投机资金撤离所为。作为计划经济的国企运作部门,其市场运作水平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涨杀跌或套期保值的高度,而必须对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和引起波动的原因及价格走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在2008年,象中国国航这样的大企业,在套期保值中损失就达到30亿美元。这客观地说明了,计划经济并没有对既使是国有大企业起到保架护航的作用,更何况是中小企业。说明计划经济的职能还未充分发挥。如果计划经济的运作水平不能符合计划经济的需要,那么,运作企业如果要生存,一是将低于市场价格,基于社会安定的销售损失向财政要补贴;二是补贴不足只能用垄断形式从消费者中寻求补偿。而这两种方式只能是企业的一般性市场运作结合垄断运作的水平表现。向国际市场上要效益,从投机价格大幅波动中,寻找价值回归市场的不变真理,既是计划经济运营的高度所在,也是市场商业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必须。对于计划经济运营的基本利润空间,只要参照并制订相应利润,运作成本指标,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以指标作为考核机制即可。计划经济的市场化经营,其运作方式属于市场化常规经营管理,经营技术属市场化常规技术。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