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对“中国60年通货膨胀史!”中货币贬值说的反对意见,再发新贴,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居然这么多人叫好,而少有人对“货币供应增加迅速,因此货币贬值厉害”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怪哉!
该文说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是31.5%,个别年份的甚至超过40%!也就是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贬值速度在20%以上!"
数据本身没有错,但说货币贬值速度在20%以上就有问题了。你想想,电脑10年前什么价格,现在什么价格,何况像在性能提升很多,电视呢等等。总体来说,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如果单看这部分产品,货币应该是每年增值,而不是贬值。其实同大众生活相关的产品中,只有房子是特殊的,房价这些年涨幅惊人,可其中原因是,房子即是生活品也是一种投资品,它是因为其投资品的特性而升值,货币贬值如果是针对房子的话,还说得过去,但未免以偏概全。
其实为什么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远大于GDP增长速度,而我们不能说货币没有贬值呢!那是因为,中国这些年所创造的产品数量以及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而GDP只是概括了最终产品产值,并没有包括中间品的种类和数量,而中间品在生产和制造当中同样需要货币的流转,货币增加的速度当然要大于GDP速度,如果不这样,经济和就会面临一轮一轮的通缩危险。
除了制造业之外,我国股市,房地产业创造了大量的资本,而银行也为这些资本放出相应的货币,增加了很大部分的货币供应,这部分内容在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中有详细的说明。比如一块新增土地进入市场,盖起房子,获得产权,相应的房地产就是新增资本,这个资本通过银行贷款,也会增加相应的货币供应,这些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是同创造它们的资本相对应的,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总的来说,中国处于市场,资本和GDP都快速扩张时期,这个时期货币供应量增加很快,只要不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不会造成货币的大幅贬值,适当的贬值也是良性的,大家不必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