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张洪教授举报前教育部周济部长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11-01-08 16:59 - 阅读:413 - 评论:14
尊敬的***###、***##:您们好!
从您们上任的第一天,我就为从电视里听到您们说包括您们自己不但要接受人大会的监督而且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而深深感动,我感到中国有希望了。我动手给您们写信已有多次了,但都没有写完更没有发出。今年的两会,对国内外的媒体开放了。在您们这样伟大的决心、气魄和胆识的鼓舞下,我终于下了决心写这封信并寄给您们。作为一个73岁的老人,要反映的事太多了,我觉得再次批评周济的事是最重大最急切的。今天刚在两会电视报道里看到,他面对记者还在说教育的腐败并不严重。因为他掌管教育,弄不好要耽误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我是一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52年考入北航,57年留校任教,97年退而不休,至今从事复杂曲面加工和数控五坐标加工编程优化方面的教学研究。
我从留校一开始就从事叶片叶轮等复杂曲面加工方法和机床研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参加北航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恢复和研制的工作里,我负责两种叶片和两叶轮的工艺工装,还研制了一台数控仿形五坐标整体叶轮磨床,可以说和国外五坐标加工同步启动的。在长期检索收集国内外数控五坐标加工的信息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数控五坐标加工技术是发达国家长期对我国实行封锁的一项技术,但至今他们的实际水平并不高,加拿大有人说该技术尚处于摇篮期,美国有人说尚缺乏理论基础。因此,这是一项我国应认真领导和组织有可能取得突破和超越的技术。对此国家一直比较重视,有较多投入,可以说工科各重点高校都有不少人介入。可惜被一些弄虚作假的权威们长期把持和垄断,他们不进行认真的研究,炮制大量虚假甚至是抄袭剽窃的论文和成果,从展会、报纸和电视上公开能看到的取得突破、打破垄断的宣传就有不少,通过鉴定受奖的更多,但国家仍不得不花重金从国外买进许多五坐标加工的设备和编程软件。1995年我曾向机械工程学报反映过哈工大、北理工论文的错误;1997年曾向航空学报揭发南航抄袭翻译国外1994年英文论文;其中,影响最恶劣表现最突出的应属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周济。
1999年,我阅读了三篇有周济署名的论文,都有严重的欺骗和错误;同时发现了华中科技大学在许多网上发布的关于在五坐标加工软件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打破国外封锁的信息,奇怪的是这些吹牛的内容没有任何关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达到的指标,却是被聘为华中名誉教授的桂林数控机床厂厂长写的关于华中人员加班三天使该厂的机床展品赶上了参展的感谢表扬信。在1999年的北京机床展上,看到常州数控机床厂展出的一台大型五坐标机床,该展台的场面极为壮观:从展厅高高的天花板一直垂到地面的巨幅红布标语写的是“上海电力集团无锡叶片厂祝贺常州机床厂研制成功大型五坐标机工机床为30万/60万千瓦发电机组国产化作出巨大贡献”;展台上大量派发一份机电日报,头版头条是该机床研制成功的消息,三行通栏副标题宣传打破国外封锁垄断:国外长期封锁;日本东芝公司因出售五坐标机床给前苏联而遭巴统制裁;美国考克斯报告污蔑我国进口三十多台五坐标机床用于军事目的等。现场表演的却是用手指般的小铣刀以很窄的行距极慢地加工1050毫米长的气轮机叶片。我问该厂参展技术人员得知,此机床尚未成交卖给无锡叶片厂,谈判的障碍在于叶片厂认为机床加工效率太低,价格又太高。我当时曾向该厂参展负责人指出,关键的问题是编程思想加工方式落后,窄行点接触加工效率必然低下,我校可帮助解决,实现高质高效的宽行线接触加工。他竟说编程是用户叶片厂的事;请他向叶片厂转达,不管;向他要叶片厂负责人电话,不给。后来我曾专程去常州机床厂和无锡叶片厂联系此事,叶片厂带我参观的技术员告我,该厂由于没有数控加工设备,有国外大叶片加工任务却接不成。但两厂领导都很冷淡,此行无果而回。后来了解到,那台机床最后也没能卖给叶片厂,而是处理给江西的洪都飞机制造厂。最近,在网上看到有科技部官员为股东的华中数控公司的广告:“其中五轴数控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为我国军工企业(南昌洪都航空集团)选用的首台全国产化高档数控设备”;还两次在电视上看到他们打破封锁的宣传。然而,他们至今的水平并没有提高可由下列的事实证明:我最近发现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化研究中心”四人署名在2006年10月的《航空精密制造技术》上发表的两篇五坐标论文,都是另一刊物曾送我评审过的,我提出的意见是:分割孤立地讨论干涉问题和行距计算问题,是五坐标研究的痼疾,不可避免要造成反复;计算一个刀位的行距却要求先知道前一行刀轨的刀位,则第一行的第一个刀位不可能计算和优化,思路不可行。没有新内容,水平不高,有大量重复,至少应合并为一篇并从根本上修改,否则不应发表。有科技部和周济支持的他们根本听不进批评意见,换一个刊物原封不动发表了。
五年前,我曾向国防出版社举报过周济的一本专著《数控加工技术》和四篇论文弄虚作假、错误百出的事实。周济先是采取躲在背后拒绝批评甚至纵容支持他的学生与合作者周艳红出面对我连威胁带利诱,说:1)“书里主要的工作是我亲自做的,100%正确,有些文字错误也不会超过出版标准”;2)“你立刻收回批评意见还来得及,否则,我们来京前找人咨询过了,只要你的批评意见中有一条不正确,我们就可以告你对周部长人身攻击”;3)在他的威胁被我理所当然地拒绝后,又变了软的一手,拉我吃饭,利诱说:“如果你收回批评,我可以去找周部长,周部长对五坐标很重视,没准可以给你个题目做做”;4)在他的利诱也被我拒绝后,当晚又给我打电话威胁:“明天我要去北航,找你们领导,你要不要在场”。在我通过周济的秘书向他本人以及发信向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包括书记、校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反映周艳红的行径后,周济继续采取回避拖延战术,他的秘书推说批评意见尚未向周部长转交、周部长出差不在家等。就机械工程学报先后发表了多篇数控五坐标加工的错误文章(其中也包括周济的)而学报编辑部拒不刊登商榷批评文章以及周济周艳红的事,我曾试图寻求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北航学术委员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我的同班同学)的支持。他见涉及批评周济部长,先是好意地劝我,不要反而把你自己整倒了;后来见我比较坚持,就去向北航校领导汇报;后来北航党委杜玉波书记曾三次找我谈话,一方面肯定我治学严谨,敢于开展学术批评,另一方面却要求我不要批评周济,理由是以免对北航的发展不利,因为北航虽然不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但还是有不少检查评比和经费划拨等掌握在教育部手里。近五十年里,这是北航党委书记第一回三次找我谈话,内容竟是如此矛盾!这与党对我多年的教育完全不同,甚至格格不入。我觉得,在现时的风气环境下,钟院士、杜书记的顾虑完全可以理解;但听任这样的风气横行,党的事业就没有希望。我继续坚持向中国工程院、人大常委会和中纪委举报周济、周艳红的行径,只是署名不再提北航。工程院和人大没有直接反应,中纪委曾派两位处长来找我谈话,说领导很重视,要求一定要来和我面谈,说明学术方面的事不归中纪委管。后来,郭孔辉、钟群鹏两位院士约我到他们在京开院士会的住所,听取了我反映的事实。再后,钟群鹏院士要去我有关全部材料,详细审查了我举报的过程和内容,写出长达12页的审查意见,一方面说不宜否定周济在数控加工方面作过不少工作,另一方面肯定了我的批评意见,肯定我研究的水平,应给以经费支持。以后,周济不得不带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来到我家,表示应该更早来听取批评,他们的工作做的不细,存在不少问题。我当着赵副部长的面,向周部长说明了他们的几篇论文和用一些论文拼凑起来的书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和理论上为什麽是错误的,说明这些错误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几条建议和要求:1)停止其错误百出的专著“数控加工技术”的销售,若继续出售,至少要编印并给每本售出的书附带详细的勘误表,以免谬种流传,因为一般读者很难识别书中的错误,而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发表批评权威错误的东西。他很委屈地问,难道整本书就没有亮点吗?我说有重要的错误就应该改正,和有没有亮点是两回事。2)收回几篇错误论文,向有关的国外学者道歉,向华中交回因被Ei收录而领的奖金。3)批评其学生和合作者周艳红对批评者连威胁带利诱的行径,对年轻人应该严格要求,一味纵容没有好处;批评他曾领导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对反映本校前领导和青年教师对批评者连威胁带利诱行为的批评信件长期不理不睬的做法。他勉强的说“我以后批评他们”。最后他还请赵副部长给我立了一个小项目。
上面的过程前前后后近一年半,惊动了不知多少级组织和多少人,最后才算是有了一个正面的结果,部长大人屈尊到一介退休老头家里口头认错,很不容易。说明学术腐败是不得人心的,也说明反对学术腐败是多麽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