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公式理解上都对,但是第一个不严谨,可以说有错误。
P1(基本理论不是很理解从这开始看)
利率平价是这么个道理(后续解释语言用最简单的,肯定不严谨,但是这么个道理,且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什么汇兑成本啊物价啊货币时间价值啊啥都不想)。简单讲首先,你可以理解为两国的货币比率直接由两国利率高低而决定。因为哪个国家利率高,存钱的收益率就大,所以大家都会去买(兑换)那个国家的钱,所以价格自然就高了,汇率上涨。
接下来,那么发生这个现象时,未来汇率(远期)会相对涨多少?汇率平价说那个国家利率高多少就涨多少!
这两点加一起就是利率平价理论。这里要知道一件事,利率是比率,汇率理解为比率也可以,但是最好理解为数字(购买他国国币的价格),增长或下跌也可以说比率也可以说绝对的数字,所以里容易蒙。个人经验来看。不同地方解释经济学理论时经常有一个毛病,尤其公式里一会和差、一会乘积、一会移项、一会把话反过来说特别烦人,所以理解时应该把一切都一般化,不要把自己绕进去。这两个公式看懂重点在于理解汇率是购买他国国币的价格,还有之所以利率高的国家汇率会涨价,是因为把钱放那一段时间后收益会更多,假设现在汇率是1:1,在利率低为1%的国家,本来存100一年后变成101,放另一个利率2%的国家会变成102,所以大家会买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但是当那个国家的涨到一定程度,再买就不合适了,于是价格稳定达到平衡。而未来两国货币价格比的就是102/101(高/低)。
接下来我们假定几个条件然后分析两个公式,看看是不是一样的:1、我们假设我们大中国就是利率低的那个国家,隔壁朝鲜利率很高。2、汇率就是用人民币买100块朝鲜币(KPW)要多钱,也就是100KPW的价格,下文直接用KPW表示。3、公式中天数就是360,咱就算一年的。为啥假设这么多?去除一切杂项把公式一般化!不然理解很累!(其实是我懒,觉得带变量解释起来比较累)
那么先看第一个公式:【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报价币利率-被报价利率)*天数/360】就可以变成【未来KPW=现在KPW+现在KPW*(三胖利率-大中华利率)】。这里(三胖利率-大中华利率)是不就是朝鲜利率要比我国高多少?设朝鲜2%中国1%,朝利率高出我国1%,那么方根据理论,未来KWP用人民币标价就要涨1%,也就是汇率就要涨1%。那是剩下就好理解了吧,未来KWP=现在KWP+KWP*1%。第一个公式正确。
那么第二个公式是怎么回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1+报价货币利率×天数/360)/(1+被报价货币利率×天数/360)]】
其实当你把汇率理解为购买他国货币需要多钱时再看公式你就应该明白了。
我们求未来价格可以用现在多钱加上未来涨多钱,公式一就是这么算的,公式二,就是直接用现在的价格*增长
幅度。那么涨了多少比率不就是(1+朝鲜利率/1+大中华利率)么。然后用即期KWP*这个比率就等于远期KWP。P2(基本理论会我们从这开始看)
(PS:这里承接之前的假设,什么货币时间价值,通胀,汇兑成本风险溢价啥的咱都不考虑好麽)
所以,这两个公式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个用【现价+现价*变动幅度=未来价】一个用【现价*期现比=未来价】都是一样的。
但是重点!!!why特么算的时候结果不一样?
假设现在汇率是1:1,设两国一单位币都值100克黄金的话,那么当存在利率差A国利率1%B国2%,两国货币价值比应是会变化到100元放在两个国家一年回后能拿到的价值的比。这里就有问题了,人们愿意最多用102克黄金去换B的货币。但是现在人们也愿意用101可黄金换A国货币啊!谁说b国现在利率比A高1%,一年后价值还比A高1%?A作为分母也变大了好么。呵呵,小学生错误。
所以我们发现,哦,公式一应该加个条件,就是低利率国利率为0。所以,概念上用比率比差值要严谨。然而怎么说呢百度百科对于这种程度的概念还是很学术的,学术到很简单的事说的人们看不懂。但是那里解释的就是用汇率变化等于利率差。
漂亮,差和比率这种小学生题可能在高层次眼里不重要吧。这就是我们的教材,这就是我们的权威们常干的事。(这里说下,国外教材很多也一样很多这种不严谨的错误,没必要借此黑国内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