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263 0
2009-12-03
自2008以来,中国政府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带动了十几万亿元的贷款。由于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国内国外的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开始**。
     国内方面,人们的收入贫富差距太大,基尼系数超出国际公认的收入差距的“警戒线”—0.4。我们知道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相反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这些导致由中国国内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复苏得道路显得非常艰难和曲折。
      国外方面,就更让人愤怒。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今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
      由于需求严重不足,企业通过新建厂房,增加新设备,来扩大产能,多生产商品的方法无疑是自杀。另外,下层商品即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更加不愿意多生产商品投到市场中。
      因此,企业从银行贷到的钱将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和股票等虚拟经济中。投资商通过捣腾房子,大赚特赚。这也是房价一直飙升的原因。中国人对房地产痴迷到失去理性的地步,泡沫越来越大,危险四伏。一旦政府收缩银根,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将失去推动动力,降价将是必然趋势。房子一旦降价,绝大部分房地产商将面临破产。
     打个比方,一个公司拥有资产5亿元,但净资产不足一亿元,4亿多是银行贷款,一旦房价下降,公司将面临破产,银行将有3亿多元的资金难以收回。也就是说,银行也将被拖下水。那时,全国将面临信贷危机,信用危机,社会动荡。受苦的还是广大百姓。
      一句话,银行的资金被房地产“绑架”了,而且银行又不得不继续贷款以支撑房价。银行处于被动的位置,无可奈何。
      就像郭树华老师说的,“现在是调整的最好时机,全国平均房价达1.2000元将是转折点,过时在调节,大势已去,挡也挡不住。货币政策是最有效的调节政策(提高利率,逐渐收缩货币等)。”
      现在只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但中国经济可能在全面通货膨胀还没到来之时,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可能在结构性通货膨胀中就已经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