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6579 80
2018-05-1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每日签到及奖励:
1.须在当日主题帖下回复(昨日阅读时间与累积阅读时间)及算签到。(例如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30小时
2.有效签到即奖励10论坛币(非当日为无效签到
3.回复内容包含所有5条者,且思考点评感想优秀,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4.所有5条者】可加入充实计划群组分享深度信息


充实计划理念与目标:
投资的眼光,视野和格局需要海量理论及实践积累,而阅读是所有基础的基础
团队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阅读有价值的信息



所有5条,回帖参与内容可以包含: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
再一次,我想跟在座的年轻人共勉:每个周六,你可以选择看美剧,也可以选择学习。如果你学习,两天后的周一,你不会很快的就在工作中出彩,你的老板也不会知道你花了整天的时间学习,更不会夸奖你什么。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你在努力学习。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每个周末都这样努力工作,持之以恒,你会发现你已经突飞猛进。我认为,学习是一件几乎没有短期回报的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回报却是非常丰厚的。
我阅读很多材料,也花很多时间和很多人交谈。我觉得两个最有效的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阅读和同专家交谈。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做这两件事情。在我的kindle上有不到一千本书,我大概已经阅读了其中的2/3。

在百度,我们有阅读小组,在那里,我们可以每星期读半本书。我试试上参加了两个这样的阅读小组,在每个小组里都会每星期读半本书。我想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了两个阅读小组的人。我每周六下午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独自在家阅读。
当我和研究人员,或是想创业的人交谈时,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不断地阅读论文,每周认真研究六篇论文,坚持两年。然后,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对你长期发展一个极好的投资。

但这种投资,比如你花整个周六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没有人会赞扬你。而且很可能你在周六所学的东西对你在接下来周一的工作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很少会从这些投资中得到短期回报。但这却是很好的长期投资。确实,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研究者,就要大量阅读。

人们通常用意志力做这些事情,但不起作用,因为意志力会耗尽。我觉得,人们喜欢创造习惯,比如每周都努力的学习工作,这是最重要的。这些人才是最可能成功的。
学习很少有短期成效,但如果你决心做研究或者做工程, 而且你并不是只做一个周末,而是每周如此往复,坚持一年,你把每个周末都花在学习文献上,那么一年之后,你将收获巨大。所以,我认为, 自我进步的途径就是博学研究,因为你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并不是仅仅持续一周或一个月,而是一年,甚至两年,那么在这段时间之后,也许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你就可以把一些东西学得非常透彻了。
第二点,特别是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去试图预估投资在你自己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我定义的「年轻」是任何在100岁以下的人。

任何你所学习的东西都能够在数十年后给予你回报。但这并不容易。一旦你离开了学校,投资于学习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几乎很难看到明显回报。没有老师会站在你身后给你一个分数评语或者督促你继续用功。但是如果你肯自我激励或者保持阅读的习惯,继续跟自己的想法较劲,和能够让你获益的人保持沟通,那么在数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在特定个人领域学习之中的佼佼者。

学习的过程也会帮助你决定真正该从事什么,当你看到了足够多的关于别人如何改变世界的实例,你也会得到更多灵感来启发自己如何去改变世界。

做一个简单总结:即使并不容易,但还是应该坚持在学习中探索,同时积极寻找一种能帮助整个人类的事业,并投身其中。



这条路可以走通【充实计划】【想成为牛人】
活下来【投资人】
A股的未来由正能量者创造
在这崩盘时刻想对大家说的话【投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10 05:54: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0 06:21:24
昨天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10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0 06:38:09
昨日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5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0 06:39:0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10 05:5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阅读1小时,总计494小时,第461日。

阅读《理性选民的神话》至50%

对于具有排外偏见的人来说,移民是一件让人恐怖的事情。那些没有技能的外国人“如洪水般涌入”,从美国人民手中“窃取”了就业机会,压低了工资,挤占了我们的公共服务。经济学家则站在几乎完全对立的立场,开明公众也愿意捧场。商品的国际贸易能使蛋糕做大,即使贸易的一方在所有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即使贸易的商品是劳动力。当然,事情不是完美无缺的,移民可能更喜欢行凶作乱或坐享福利,而不是去工作。但经济学家想到的是,正如公众没有想到的,新增一个自给自足的劳动力是一项净收益,无论这个劳动力是在哪里出生的。

如何解释公众的恐惧心理?有一些恐惧被夸大了,有一些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就业数量从来不是固定的。劳动力市场往往能吸纳远比美国目前所吸纳的多得多的劳动力输入。虽然移民是我们目前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人口出生率过低。作为人口比例来衡量,移民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经济学实证研究表明,并没有显著证据证明移民压低了工资,相反,大量证据证明移民对公共服务的消费要少于他们的纳税。

理论上他们讨厌管制,但在特定政策上,他们又喜欢管制,从最低工资到农场补贴、再到药物测试,莫不如此。 即使是全面价格控制这样的严厉措施,也不是那么不得人心。对公众来说,管制的主要成本莫过于繁文缛节和官僚习气。而经济学家更深层的忧虑在于,管制不利于提高生产力。价格控制导致短缺和黑市。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药物功效测试的规定推迟了救命药品的问世。

经济学家比非经济学家富裕,但没有经济学学位的百万富翁跟其他人的想法一样,而哪怕是开出租车的经济学家也照样跟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事实上,自私偏见的所谓证据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收入对观念的影响很小,但是高收入必然意味着自私吗?富人不仅仅在过度牟利与经理人报酬问题上,同样也在对外援助和福利问题上表现出更少的担忧。

这个逻辑很简单。时间就是金钱,获取信息是需要时间的。个人会在学习的收益与成本之间作出衡量。在市场上,如果人们知道太少,他们的代价是失去很多机会;如果他们知道太多,他们的代价是浪费很多时间。因此,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了解到足以让你作出一个足够好的决定的信息。

与古典公共选择相反,选民无知的水平对政策的影响微乎其微。受大数法则引导,更仔细的分析表明,了解情况的选民的影响力与其人数是不成比例的。无知并不会使选民变成容易受宣传和谎言蛊惑的傻瓜。缺乏信息不等于愚蠢,只有傻瓜才对未经证实的、自利的政治宣传信以为真。选民无知并不意味着腐败和内部人操控。的确,如果正式和非正式惩罚的严厉程度保持不变,选民的疏忽意味着降低对行为不端的预期惩罚。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用严惩不贷来弥补监管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0 06:57:0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10 05:53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昨天阅读0.5小时,累计时间没有记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