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将决定世界货币体系的最终走向
货币供给学派与经济危机的解决
在格林斯潘将本轮经济危机喻为百年不预的危机之时,实际也就为本轮经济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做了一个性质界定,本次危机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的影响程度,包括1929.如果我们想知道本轮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就有必要将本轮危机与29年大危机进行一个对比思考,以期望可以为我们找到某种可能的思路去探讨和剖析。 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首要的是要明确危机的根源,也就是危机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在马克思经典学说里面是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但马克思并没有将经济危机产生说的更透彻,是生产过剩还是货币短缺,马克思并没有将两者做一个比较清晰的说明。 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在说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成果以后,并没有说明资本家将劳动成果如何处置。但在商品社会里面,劳动成果会用货币表示,这也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推断应该是,资本家剥削了工人,雪藏了财富,因而导致流通领域货币不足,形成产品购买力缺乏,形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理论并没有这个推断结果)。但世界金融史发展发展并不是以此展开的。1929年经济危机的结束是以战争消耗财富而平衡社会供求而结束的。 在一本黄金简史里面对经济危机结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经济危机发生是由于社会基于黄金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扩张而形成的黄金短缺危机。集中表现往往是在某个时间段,股票或者期货或者其他金融工具因为黄金兑换不出而产生出集体性恐慌,导致短期内信用急遽收缩,导致金融支付不足,而形成危机。危机首先表现在以货币形式(金银形式)的短缺,然后传导到资本体系,再到失业体系的支付障碍,形成就业体系与工资支付体系的紊乱,进而由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这种货币供给学派的观点虽然不能对社会做出准确而完全符合逻辑的说明,但在逻辑上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严谨,因此虽然货币学派在[/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