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25 1
2009-12-09
又听说有人因为读不起书自杀了,感到无比的悲痛!
为什么要自杀呢,其实人是很有价值的,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从金融创新的学术角度来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社会问题我就不考虑了),个人认为对与年轻人预期收入的货币化或者未来收入的货币化做的远远不够,这么有前途有价值的一个人才就这么被眼前的短暂贫困窒息了!
作为一个金融机构 可以考虑了,为什么这么有创造力的生命在最需要钱帮助的时候却无法顺利的获得钱财来渡过短暂的难关,制度和金融机构对年轻学生的关怀是不是远远不够,个人的信用和个人未来预期的收入进行金融创新,进行货币化,提供低息的助学贷款,让那些还在学习中最需要经济支持的年轻学生能够提前支取他的财富来支持学业的完成,同时保险机构也需要提供合理的保险,整个社会也必须建立起来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

当前经济也面临着萧条,消费不足,那是因为财富不足,如何把能够货币化的东西都货币化,创造出更多大财富,让老百姓有“财富”消费,信用消费,信贷只不过是开始!看看米国,把n年的国家税收都全部货币化成国债了!
在制度上能制定一个低息或国家贴息的助学贷款来帮助这些贫困的学生,让他们自力更生,让他们提前预支未来的财富!!这方面是不是做的远远不够??


写的有点混乱,大家就将就着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9 17:22:25
现实是即使读书了前途仍然很渺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