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 1
2018-06-15
  马克思举例说:“假定他[注:一个麻布生产者]生产自己的产品只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价格只是所有同种商品平均需要的劳动量的货币名称。但是,在我们的织布者不知道并且也没有经过他的同意的情况下,织麻布所采用的旧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昨天生产一米麻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今天就不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货币所有者会非常热心地用我们这位朋友的各个竞争者定出的价格来说明这一点。真是不幸,世上竟有很多织麻布者。”
    马克思的这个案例,说明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我所讲的,是对“能够实现的价值”的确定。因为,正象马克思自己所解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所有同种商品平均需要的劳动量”,而这个平均需要的劳动量对于一个出卖自己产品的生产者(如麻布生产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的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在这个平均耗费的劳动量之下,其所定的价格,产品是可以卖得出去的。如果大于这个平均劳动耗费,则价格就会高于市场价格,就卖不出去。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介定的,其实就是这个“能否卖得出去”的“价值实现”。而价值实现即“能够实现的价值”是不能与价值决定本身相混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6-15 10:15:36
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趋向于最小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毕竟就是“社会平均的耗费”,而等于或小于这个平均耗费的产品的价格,都是可以在市场上卖得出去的。而这就是马克思构建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基本意图。而在市场上卖得出去,换句话讲就是“能够实现的价值”。因此,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介定的其实并不是价值本身,而是交换价值即能够实现的价值。
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不是将交换价值误认为是价值,即在他那里,价值就是交换价值的简称版,这个错误只是他们对马克思的浅薄理解而已,是根本不懂马克思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