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833 3
2018-06-17
       供需曲线属于西经的入门基础,个人实在不想过多折腾这个东西。
      但鉴于上次写《单独供需曲线的帖子》时,因为对“其他条件不变”概念描述的不够细腻,可能会导致一些网友错误的理解(事实上已经有人进行了错误的解读),所以补发一个相关的帖子,并会对原有的帖子上做出增补修订。

      下面正题,因为不想花费过多精力和时间,我直接给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针对价量坐标系的《其他因素不变》
      指的是:除了《价格和数量》之外的所有因素。具体包括《货币/财政政策,买家/卖家数量,成本投入,心理预期,嗜好,收入,相关物品价格,技术》。
      另外看到有网友提出《时间》因素,个人认为可以归入到《收入》这种隐含时间变量的因素中来。
      所以,如果上述《其他因素》不变,但《价格》或者《数量》的自身发生了变化,那么均衡则表现为沿着曲线变化,且这种变化并遵循反作用原则:
      卖家/供给曲线→买家/需求曲线;价格上升/下降←→数量下降/上升;

      例如:
      1)、OPEC石油组织为提高石油价格主动减产,这时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向价高的方向移动:

OPEC石油组织为提高石油价格主动减产.jpg
   
      2)、路边某个菜农摊贩想早些收摊回家而主动降价销售,这时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向量多的方向移动。

菜农主动降价销售的均衡变化.jpg
   

      2、针对需求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
      指的是:嗜好,收入,心理预期,相关物品价格,货币/财政政策
      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在价量坐标系中表现为左高右低。
      如果上述《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则会导致需求曲线整体向右上方或左下方位移。如下图:

需求曲线的《其他条件》变化引起的均衡变化.jpg

      从上图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其他条件不变》这个限定,那么需求定理不成立。
      例如均衡点2(Q2,P2)相比较点1(Q1,P1),表现出了《价高量高》,而不是需求定理通常意义上的《价高量低》。
      但其实,这时的均衡点1和点2其实已经不是位于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

另外,对于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理解:更多的意义是表现在买家数量上的变化。

例如:包子降价后,多数人平时吃几个包子,降价后还是吃同样数量的包子。但包子的降价却会吸引那些平时吃油条或是煎饼的人来改吃包子,从而增加对包子的需求量。



       2、  针对供给曲线的《其他条件不变》

      指的是:成本投入,心理预期,技术,货币/财政政策。

      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在价量坐标系中表现为左低右高。

      如果上述《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则会导致供给曲线整体向左上方或右下方位移,如下图:


供给曲线的《其他条件变化》引起的均衡变化.jpg
       从上图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同需求曲线类似的结论,即:如果没有《其他条件不变》这个限定,那么供给定理不成立。

       分析类同需求曲线,在此不多赘述。

       另外,对于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理解:更多的意义是表现在卖家数量上的变化。

       例如:在投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规模性企业固然可以通过《规模收益不变》的方式来增加商品的供给量,但对于小型企业或个体供给者却行不通。

       所以价格提高,供给量增加,更多地意义是体现在:卖家进入市场门槛的降低。随进入市场卖家数量的增加,商品供给量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6-18 07:39:08
zsl0815 发表于 2018-6-17 23:58
供需曲线属于西经的入门基础,个人实在不想过多折腾这个东西。
      但鉴于上次写《单独供需曲线的 ...
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2 20:05:05
林毅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2 22:59:58
模范青年 发表于 2020-9-22 20:05
林毅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你是从哪得出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用起来屡屡失败】的这种结论的呢?

如其理论运用起来是“屡屡失败”的结果,那么现在的“美英法日德”等这些个国家又怎么会成为第一梯队的经济强国呢?
你先把逻辑理顺了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