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736 2
2006-01-07
11月22日晚本来安排在北京大学做演讲,结果被取消,理由是正值中日关系敏感,文科学生不够理智。同样的理由,后来上海复旦大学的演讲也被取消。于是安排与经济学家周其仁会谈。

对周其仁以前了解不多,只知道去年顾朗之争时属于挺顾的一方,是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周其仁是最早答应面谈的主流经济学家,不过由于他刚把脚扭伤,会客不便,改为电话交谈。

第一次和主流经济学家交谈,特别慎重,于是了解他的一些事迹和观点。还读了一本书《长虹隐痛》,此书与我的书一样也是北京同道新文策划出版,与作者徐明天有长时间电话交谈。徐明天先生对长虹及中国彩电业有长时间的调查了解。
此书虽然以长虹为主线,它如何诞生、发展、辉煌到目前衰落,探索背后的原因。长虹是中国彩电业的缩影,实际也是当前中国彩电处于困境的写照。我结合日本的一些资料,可以清晰勾画出中国彩电由盛转衰的轮廓。长虹原来是一家军工
企业,研制生产飞机雷达。能造天上飞的雷达的技术能力,地面的彩电不过小事一桩。中国的PAL彩电标准1969年制定,长虹1970年代初自立研制了彩电,当然这种纯粹国产的彩电存在一系列的质量和性能问题,造军用雷达和造民用彩电还是
有很大区别。1974年想从美国引进彩电技术,美方出于友好赠送礼物——一只蜗牛,中方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这不是“爬行主义”吗,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只好引进作罢。1978年,长虹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技术和生产线。长虹面临三种选择
,一是继续自己彩电技术的研发;二是追随松下的彩电技术;三是自我技术与松下技术相结合。长虹走上了第三条道路。几年后,松下再派人到长虹考察,着实让松下人吓了一跳:长虹复制改进了十三条生产线。生产效率,质量都比原来松
下生产线有很大提高。这不奇怪,长虹是军工企业,有雄厚的技术班底和技术储备,天上飞的雷达毕竟比地面彩电高几个技术层次,把雷达技术转移到民用彩电中。随后的发展非常有戏剧性。转折点在1986年,松下使出了杀手锏,按照日本
的谚语就是“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东西”。这是一句在日本妇孺皆知的谚语。意思是,物美价廉的东西会损害自我技能成长,自我技能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些类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长虹有自己的技术实力,能够复制改进彩电生产线,那么松下就低价抛售更
高性能的生产线给中国。同时彩电的各种关键部件和生产线也大量进军中国,如
松下彩管。我们可以看到85年前,中国彩电供应异常紧张,要凭票还要彻夜排队
。86年后,中国彩电生产线遍地开花,产能急增,彩电迅速普及,人民得到了实
惠,皆大欢喜。但另一面,长虹及中国彩电业实际上在86年就已经死亡!松下用
“鱼”把中国的“渔”打垮了。既然进口生产线和关键部件这么便宜这么好,还
需要自己去搞吃力不讨好的研发吗?长虹丧失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其后的辉煌不
过是惯性前行,想坚持自主技术研发的“熊猫”死得更快。现在中国的彩电是半
条腿彩电,芯片全部进口。CRT仅有少数几家民族系企业,但生产CRT所用的玻璃
则完全垄断在日本三菱集团的旭硝子等外企手中。如果说在模拟CRT彩电时代,中
国还曾经有过一些自己的技术根底,还到达过辉煌的顶峰。在模拟CRT彩电向数字
化平板彩电转折的时代,中国彩电业没有春天就直接进入萧瑟悲冷的冬天,已经
完全跟不上时代了。数字化平板彩电的显示面板和机芯等核心部件占总成本的80%,
它们完全垄断在日本韩国企业的手中!中国连跟踪消化仿制的能力都没有,这与
模拟CRT彩电时代大不相同。CCTV已经决定采用日本的数字电视标准。按照日本人
的话说,世界不怕中国有原子弹,世界不怕中国模仿,世界不怕中国人多,世界
不怕中国市场大,世界只怕中国自己制定标准,中国的标准就是事实上的世界的
标准。但中国放弃了自我标准制定,可能有心无力,更大的可能是心也没有,一
心想接轨,秦桧经济学早以深入人心。

和周其仁的电话交谈,寒喧一通过后进入正题。“刷盘子还是读书?”,当然应
该选择“读书”,这是没有疑问的。只是周其仁认为中国还没有达到不用刷盘子
直接去读书的水平。于是,分歧产生了,中国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都可以选择读
书,现在反而读不成了。中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个技术顶峰,能够生产飞
机、彩电。现在的中国什么都不会制造了,飞机不会造了,就连日常生活常用的
彩电也不会造了。

我的这些论断让周其仁非常吃惊,以至于会谈没有进行下去的基础,最后我们在
电话里不欢而散。周其仁的生活经历告诉他,当年第一次去日本,大家都背着彩
电回国来,而现在没有了,认为凭肉眼就看清楚了,还检验什么?全球是一个大
的生产体系,日本离开了中国也不会造彩电……,你们工程人员没有经济眼光,
全民花了几十年的努力,效率低下,你说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造了?!弄一个工
程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我们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利率水
平……

我想到了蔡京,北宋末年的宰相,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凡读过《水浒传》都知
道他的鼎鼎大名。有一天他问孙子,你们每天吃饭,知道米是从哪来的?一个孙
子回答,是从运粮船里用袋子一袋袋搬出来的。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笑话,现在
也只有傻子才会这么说,可是当时就不一样,蔡京孙子只见过米从袋子里出来,
没见过米是种出来的,他没有去调查去检验,直接就把自己肉眼能看到的东西作
为全部事实,于是乎,米就从袋子里出来了。

当然,蔡京还是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相传“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当年的盛
世。大宋还用钱买回了燕云十六州,实现了大宋开国以来从未实现的梦想,大宋
君臣们觉得国力空前强大。但这繁花似锦的背后是什么景象,一位生产粮食的青
年农民——岳飞,家境每况愈下,不得已吃粮当兵。大宋在北方的急风冲击下,
顷刻间土崩瓦解。

到了近代,制度学派代表人物杨小凯笔下的民国经济也是繁花似锦,每年八九不
离十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黄金十年的经济奇迹。杨小凯还更加推崇日本占领下
的满州经济成就,如何建立了好的产权制度推动了经济发展。为了佐证民国的经
济繁荣,《丰田之路》一书中有这样的情节,丰田汽车创始人之一“自动车的鬼
”丰田英二,小学时代曾随伯父丰田佐吉到上海,看到上海街头大量行驶着汽车
,被这种现代文明的利器折服,立下了造汽车的志向。是上海而不是东京使丰田
英二立下了造汽车的志向,说明当年东京多么贫穷落后,上海多么繁华,可以买
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杨小凯还遗憾指出,由于一次世界大战,不能从西方购
买机器设备,延缓了民国的经济增长。这道出了民国经济的实质,发展比较优势
,买国外的生产设备和奢侈消费品,现代版的秦桧经济学路线,杨小凯推崇日本
占领下的满州经济模式就不奇怪了。黄金十年以南京大屠杀和重庆大空袭结束。
满州的经济成就变成飞机上落下的炸弹砸在中国人的头上,说杨小凯是秦桧经济
学没有冤枉他。此时此刻,民国辉煌的经济成就安在?英勇的中国士兵需要拿着
大刀向装备精良的鬼子头上砍去。

历史总以不同的面目重复出现。我,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一个生产领域的专家,
放在古代可能是个工匠,或者就是一个农民,固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一个生产专
家说中国丧失了生产能力,不能生产彩电了,后果很严重。庙堂中的人一看,不
对啊,满眼繁花似锦,市场中可以买到最新款的彩电……,很好啊,有什么问题
?!你们匠人农民应该学习经济学,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我刚到日本时,在国际协会学日语,所谓的学不过是与退休的老头老太太聊天。
一天与一位老太太谈到经济问题,她说了句我后来经常回味的话:什么都是假的
,能自己造东西才是真的。一个日本普通的家庭主妇有这样的见识,而中国堂堂
高等学府的教授还在高谈阔论比较优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落后于日本的原因。
当我从上海返回东京,在上海体验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
列车。与我一起乘车的多是日本人,当列车时速达到每小时400多公里最高速度时
,日本人纷纷站起来拿出数字相机拍摄列车上的速度显示器。上海的繁华和现代
化又一次压倒了东京,东京的磁悬浮列车还在设计图上。此时此刻的我,感觉到
丰田英二的故事在重演,中国人安心享受外国的技术奢侈,而日本人琢磨着赶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7 21:18:00
看了两篇,就不知分家的内涵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0 19:01:00
楼主不知兵而谈兵,不知政而言政,不知经济而侃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