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变速器渗透率持续提升。2016年、2017年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渗透率分别为63%、67%,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中国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渗透率的较快提升,整体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自主品牌提升空间大,合资提升空间相对更低。2016年、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渗透率43%、48%,合资品牌对应值为76%、81%,相对而言,中国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渗透率提升空间更大。
渗透率提升与中国汽车消费升级有关。合资品牌中,高端品牌销量好于中端品牌。自主品牌中,售价总体更高的上汽、广汽、吉利等一线车企销量好于二三车企。
另外,自主品牌自动变速近两年大幅增长,源于上汽、长城、长安、吉利等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加快量产,以及第三供应商加快产能释放,如邦奇、万里扬、双林股份等,从而有助于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供应保障以及成本降低,加速渗透率提升。
图表1: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渗透率2017年提升约4个百分点至67%

不同企业技术路径差异,选择变速器类型差异。总体而言,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使用较多的是AT,占比约36%,DCT、CVT分别为16%、13%,主要源于AT发展应用更早,技术相对成熟。随着大众以及中国自主品牌在DCT领域的不断拓展,DCT占比有望提升。同时,丰田加大CVT产品应用,将带动CVT产品占比提升。各类自动变速器各有优缺,不同厂商使用不同类型变速器,主要源于考虑的是自身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合资品牌AT占据主流,自主品牌相对均衡。合资品牌AT变速占据绝对优势,但2017年占比有所下滑,DCT、CVT占比提升。自主品牌相对均衡,AT、DCT、CVT三者并进。
图表2:中国乘用车各类变速器渗透率

内资供货为主,多技术路线并进,供货比例有望持续提升。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供货比例,内资和外资分别为59%和41%,预计随着整车厂加快研发制造,以及内资第三方企业加快产能释放,内资企业供货比例将持续提升。目前,整车厂以自产DCT为主,内资第三方以CVT、AT供货为主,三者占比长期相对均衡。
图表3:自主品牌乘用车中,自动变速器内资和外资企业供货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