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近日发布《2018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表示,尽管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强劲,但持续的冲突、饥荒及难民危机却导致全球饥饿人口增加,同时,不断升温的逆全球化思潮也进一步放缓了改善食物和营养安全的进程。
2017年,全球在取得不同方面进展的同时,各种不确定因素亦日趋增加。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强劲,持续的冲突、饥荒及难民危机却导致全球饥饿人口增加。同时,在反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全球格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人口与知识的流动均受到阻碍。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一体化加速推进了消除贫困和营养不良的进程,然而随着美国从多项重要国际协议中退出、英国脱欧以及许多国家反移民言论的抬头,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出现倒退。
食物系统一直是全球在减少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实现空前进展的核心关键,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然而,持续升温的反全球化情绪和不断涌现的新兴技术等巨变正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报告称,展望未来,反全球化思潮和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可能会继续影响贸易、投资和移民,造成更多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加速,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这将有助于改善生计、增加收入和改善食物安全。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知识流动可能改变现有的农业和食物系统。尽管经济前景相对乐观,然而全球经济调整仍将持续。食物安全威胁将持续存在,尤其是冲突导致部分地区饥饿问题进一步恶化,而干旱又令饥饿问题雪上加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遭遇了饥荒和干旱的非洲各国,在食物安全方面仍将面临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将继续构成直接和长期威胁,而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全球合作变得至关重要。
报告认为,改善食物系统迫在眉睫。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我们的食物系统进行改革,使其在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为所有人提供充足、实惠、美味且健康的食物。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尽量减少全球联系带来的风险,而非放弃全球一体化。通过商品、投资、人口和知识流动实现国家食物系统的全球一体化是取得进展的关键,但这需要国际社会的良好治理和坚定承诺。
关于如何改善食物系统,报告强调,应建立开放、高效和公平的贸易体系以实现食物系统改革。应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持,打破冲突、食物不安全和移民的恶性循环。应在研究、创新和以实证为基础的政策方面进行投资,提高新兴技术带来的效益。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数据和证据必须处于更加开放、透明和包容的食物系统的核心。为促进合作并发挥知识共享的力量,打破利益相关者、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隔阂是变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腾飞服贸
(内容参考《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如有侵权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