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
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
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
于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人物档案
田家炳
大慈善家
大企业家
教育家
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
董事会主席
……
籍贯: 广东梅州大埔高陂银滩村
主要经历: 1919年出生,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
社会荣誉: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亲自在白金汉宫授予其M.B.E勋章;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国内70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兴国之道在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
田家炳先生出身客家世裔,幼承庭训,敦品励学,从小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学校或其他地方张贴的记录捐赠事迹的“芳名录”,他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成为芳名录上那样的人。

▲梅州田家炳旧居
生意成功后,他先是在香港、在家乡捐助超过400项涉及民生和大众福利的项目,之后,便开始了对教育的无限奉献与支持。
兴国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数十年来跟人交谈,他一直都在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他的财富 ,几乎全都奉献给了教育。
1982年,田家炳捐出自己的80%的财富,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非牟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于公益,并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以教育为核心的慈善事业中。

▲2004年,田家炳参加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典礼
至今,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稚园19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全国34省市区,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田家炳基金会教育投资分布图

华南农业大学田家炳综合训练馆

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兴宁市田家炳中学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惠州市田家炳中学

汕尾市田家炳中学

肇庆市田家炳中学

阳江市田家炳中学

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田家炳说,要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教育英才的教师,因而他把师范教育作为支持教育的重点,他大规模捐建各省市区师范大学,设立田家炳教育书院。
几乎每所师范大学,他都兴建了一所教育书院。

华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02
“中国百校之父”
为了教育连房子都卖掉
几十年捐助教育事业,让田家炳被誉为是“中国百校之父”。为了教育事业,他“卖屋助学”“贷款捐校”,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迹。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

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83岁高龄的田家炳,竟然将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风暴前价值过亿港元的别墅,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低价卖掉,然后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
而自己带着太太,租用了面积很小,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别墅的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

“那时经济比较糟糕,但我已答应要给一些机构捐款,人家做了计划。所以决定卖掉房屋。一方面,觉得自己住这么大房子是浪费,另外卖掉的钱,可以资助20多间中学,觉得这样更有价值和意义。”田家炳在接受华商名人堂访问时回忆说。
被问到,后来有没有心疼过,田家炳则回答:“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听到万千学子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不但经济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