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香港的历史使命已终结,有什么理由?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香港真的不重要了吗?我的看法是只要中国在整体(包括经济政治以及相关制度等)上还没有赶上香港,那么它就永远是上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老师,那它的使命也就一日还未完成。
2。上海现在的GDP的确是在大步的前进,但是不要忘了上海的经济质量有多高?这么多年以来许多人所批评的“起重机经济”到现在也没有看出有停的意思,而集全国之力打造的国际金融中心似乎梦越来越远。在粗放式的经济下,上海可以一个造很多钢铁,很多汽车,起很多高楼,修多几条磁悬浮,F1,......但别指望能有什么后劲可言。
3。上海所说是中国经济中心,但仍未产生出一批在各行业都有影响的企业家群体,这一点比起深圳来差的比较大(当然这一点是无法从统计数据中得到的)。上海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有一个强势的政府,而这却造成了上海企业家的羸弱,故上海市的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打造强势的上海本地企业家群,照我看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
4。再说到广东。漠视广东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之省,第一大财税之省,以及第一大消费和内需之省,说什么历史使命结束,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原正统思维。孰不知此一时彼一时。要知道一百年前山西还是中国第一富裕省份和金融中心,后来转移了,上海才变成了远东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上海并非天然就一定是那个“唯一”。在当今的交通条件下,说长江口的上海板上订钉得就是那个中心也太主观了。要说竞争优势,我想肯定是制度方面,这一点我想大部分的制度经济学的拥护者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那么上海在制度方面有什么现在就可以夸口超过香港的东西呢?我想了很久,暂时还想不起有多少。
5。上海是否可以超过香港呢?这是一个没有人敢肯定的事。就像一盘棋,你在下的同时人家也在下,别光想着自己可以把别人将死。未来20年上海在不断打造自己的优势地位的同时,香港也会凭借自己与广东以及华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打理自己的势力范围。举个例子,在90年代初日本人就认为广东的产业基础不好,纷纷将投资投往华东,可是到了21世纪,我们却发现日系的三大车系以及韩国的现代都要来广东投资,十年前谁能料到呢?所以别以静态的眼光去看问题,经济中最难的就是做预测。如果一定要做个预测的话,我认为未来十五年内上海无法赶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