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投资杂谈之二
看不见那些看得见的……
很多投资者自认为对市场分析有独到的分析,并能够准确预测行情,却难以将其转化为盈利。他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力不够,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市场分析转化为账户上的盈利数字呢?说老实话,除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语以外,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连钞票都不能使人有执行力,那肯定就是活见鬼了。
其实,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这样的:大多数投资者在市场上都是瞎蒙,对一次,错一次。如果没有付诸具体交易行动的话,因为凡事都是事后比较亮,通常人们又是记吃不记打——光记住看对的时候,不记得看错的时候,于是产生了“不出昏招就是天下第一”的良好自我感觉。而一到做实盘,就会如实地反映出每一次正确与错误。
有家公司的交易员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一开始行情看涨做了多,后来由于不坚定把多头平了,结果明明看对了行情却踏空,如何解决这个心态问题。
我建议他们呢,每次讨论行情时,找个秘书来做一下会议记要,这样可以方便事后总结。人们在研判行情时,很少会有一边倒的意见,通常涨跌两方面的因素都会考虑到。当他们决定把多头平掉时,你去把会议记要翻出来看,一定是看空的意见或者是觉得多头风险比较大的意见占了上风!
这里面的确有心态问题,不过,这个心态问题不在于他们看涨不坚定,而在于他们明明是看空的意见占了上风,为什么在行情上涨以后,他们会自认为“明明是看对了行情”呢?这就是错觉。如同人眼都有视觉误差,人脑的记忆一样有误差,这叫做选择性记忆。虽然当初他们多空因素都考虑到了,并且空头意见占上风,但是当行情上涨以后,他们只选择性地回忆起了当初看涨的意见,把看空那茬全忘了。
换一种情况下:比如他们考虑到调整的风险,但是坚定持有多头的意见占了上风,并付诸实施。当行情出现剧烈调整以后,他们还是会觉得:为什么当初明明看到了调整的风险,还要那么坚定地持有多头呢?
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技术水平问题,而不是心态问题。解决这个所谓心态问题的方法,就用我曾经的老板教我的一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次操作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要用客观的方法评估自己的技术水平,避免在似是而非的心态问题上挣扎,才能正确地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人脑的记忆并不十分可靠,人们经常都是对自己自由主义,对他人马列主义。丘吉尔就曾抱怨过,选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错误。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盯着选民们的错误呢?
前段时间看见一份国内某期货公司的研发报告,说国外投行经常发布错误的研究报告误导投资者——去年上半年他们看涨原油,错了;今年上半年他们看空铜价,又错了......
果真如此的话,我觉得也很简单,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可是,他们看对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吗?我记得,当原油在30美元的时候国外投行看涨到50;50的时候看涨到100;100的时候看涨到150;150的时候看涨到200......错冽,你误导市场冽,阴谋啊阴谋。
显然,所谓的阴谋论很有可能是一种错觉。我们自己的研发报告,行情看错的次数,不见得比国外同行少。准确地在行情的拐点上发出预报,不看错任何一次行情,那是对活神仙的要求。真有这样的人,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世界首富。
投资,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谁能完全正确,要找一个总是看错市场的人同样十分困难。许多投资大师告诉我们,赚钱的关键是要对的时候盈利多过错的时候亏损,或者说是要找到一个高成功率(加权考虑)的方法,这需要全面的分析。
由于人们看事情,总是先入为主;总是只见一点,不见其余;总是急于抓住自己最想看到的论据,于是就只能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论据。从单一事例推导出结论,是错觉形成的原因。于是,在股票牛市的时候,就会看到满大街自我感觉良好的股神;每个人都有神奇的赚钱系统,损失都是因为没有遵守纪律;他们总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错过原本轻易可以赚大钱的机会;人们赚钱是因为自己水平高,亏钱是因为别人的阴谋……我们多一点客观,多一些全面,就可以发现,这一切不过是选择性记忆的结果而已。人们会轻易地忽略掉那些本来可以看得到的事实。
包不同
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