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读高宏时也是这个毛病,我的问题出在对市场接触少,缺少直接的市场感受,从而很难把握那些宏观变量及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
我的体会是:第一、关于市场。读宏观眼、脑和手一定要放在市场上。随便找一两个熟悉的市场进行跟踪,不管是商品市场还是资产市场。有条件应在与宏观基本面联系很紧密的资产市场上进行操作,比如,炒房、炒股、炒期货等等,如果没有条件的话,至少应保持观察跟踪其变化,能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它。我们在交易前做的功课,如直接跑市场观察体验、分析数据、思考等,过程本身就培养了市场感觉,如果还能做到长期跟进,那么就会很有历史感。这样一来,对市场本身、宏观变量之间的联系及经济含义的直观感受就出来了;
第二、关于阅读。上面第一点所讲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正如有二十年经验的市场参与者和只有两年经验的参与者对趋势的把握绝不是一个概念。去读些顶级高手的书和著作是必须的也可能是一条捷径。另外,一些著名投行的宏观报告也应读读,这写报告时效性和逻辑性都很好,并且作者都是些很有经验的老鸟,国外如摩根史丹利,国内如中金公司等;
第三、关于模型。坦率的讲我很讨厌高宏,模型巨多,屁大点事情都这优化那规划的......没什么好方法,只能硬背。但显然,对市场有直观感受对理解模型会有好处的。
自己的体会,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