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商务谈判
1032 0
2009-12-18

世界领导人正与时间赛跑,试图在哥本哈根达成一项气候变化协议,该协议能否达成,关键是弥合富国和较贫穷国家之间在减排和减排监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各方的目光集中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身上,中美也是最能决定新全球框架能否达成的国家。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定于今天上午参加谈判,以期敲定协议。
这样一项协议很有可能在明年转化为一份条约,它将是第一份迫使所有国家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条约。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从未得到美国的批准,也没有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提出要求。
美国昨日解决了最后几个关键问题之一,同意把富国对发展中国家资助额的全球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达到1000亿美元。
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明确表示,美国签署协议的条件是,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意在减缓排放方面接受国际监督。她表示:“如果连追求[减排]透明度的承诺都没有,那对我们来说就有点像一个阻碍达成协议的因素了。”
中国表示自己将致力于做到透明,但它只让排放量接受国内监测的计划,可能不足以达成协议。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示,中国愿意公开自己的行动,并在报告减排措施方面参与“对话与合作”。
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也可能令本次峰会的协议泡汤。一些谈判代表表示,这些国家在扮演“蓄意阻挠者”的角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