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311 17
2009-12-29
1)
  我以前和同事们打过一个比方,气候变化谈判这事好比一个游戏,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叫做“减排”的绳套,在这个游戏里每个人都要耍尽一切手段,争取把别人捆住而自己不被捆。
  这次哥本哈根,我们看到了这个游戏表演了又一轮。会议结束后,新华社立马发表了长篇揭秘文章,露骨地为影帝歌功颂德。我想这个迹象,已经表明了高层对哥本哈根的结局至少是总体满意的。
  而对于中国在哥本哈根的表现,现在国内外批评就很多了,批评的声音大概有三方面,一是说中国玩两面派,搅黄了人类减排的伟大Pussy事业;二是说中国出卖了第三世界的穷朋友;三是说中国不韬光养晦了(这个批评最无厘头,但确实是有的,而且来自国内)。
  我想说的是,对这次会其实各国都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老欧洲这个国际装B犯准备尤其充分。比如图瓦卢那些鼻屎国和若干NGO绿色恐怖分子,谁都知道是被老欧洲当悲情牌来玩的,可是多少人又知道小岛国们的代表连国籍都是欧洲,差旅费都是欧盟友情赞助呐。
  奥黑也不用说了,这次大家都充分看到了奥黑这个“黑”不是假的,厚黑学功力至少有9段水平(嗯,没9段哪能当美帝大统领呐?)屈身忍辱、插科打诨、死皮赖脸,什么都来。
  其实中国呢,也不是没做功课。在大会之前中国的一系列内外行动,都是整个功课的一部分,甚至会议上的嬉笑怒骂怒发冲冠,也是一部分。影帝这次没来晚,很好地发挥了他的表演功力,就是一些收尾的技术细节上略显粗糙,时间仓促啊,大家也得谅解。
  要说得失,当然厚黑到家的奥黑应该是所得最大,其实中国得失一评估还应算所得第二,基础四国的其他国家和77集团第三,国际装B犯老欧洲大败亏输,现在还没醒过神来,只有先骂了中国再说。
  为什么这么评估呢?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下面细细道来。

  现在,看看各方在会议上的目标和功课。

  国际装B犯老欧洲的目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用量化减排指标把美国和中国都套住,把自己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领先优势尽快套现。
  由于中国有神奇的统计局,什么结果都可以统计出来,因此还得加上减排可国际核查这一项。
  老欧洲的手法其实是老一套,一是道德哭诉,雇佣了小岛国和绿色恐怖分子声泪俱下,那意思是哥本哈根如果达不成Legal Binding的结果2012年地球就会毁灭人类就会绝种;二是会前造势,用舆论煽乎起乐观情绪,对其他国家造成压力;三是做自己先高姿态施加压力,我们都减50%了你们还不减20%咩?
  10年前德国波恩的气候会议我参加过,那时候老欧洲的这一套对我还很新鲜刺激。但是10年过去了老欧洲的演技居然没一点进步,我都可以鄙视,美国、中国这样的大玩家,自然是加倍鄙视之。
  回到我开头的那个比方,老欧洲先把“减排”的绳套捆在自己身上,对美国和中国说,捆进去很好,你们看我捆进去多舒服,你们也试试咩。美国和中国坏笑着跑开,舞台上就剩下老欧洲自己捆着绳套了。

  说了老欧洲下面看美国。
  美国的目标也是很清楚的,第一是量化减排指标上尽量少让步,第二是国际援助尽量少出钱,第三是Legal Binding这事尽量拖,第四是尽量让别人背黑锅,当然最优替死鬼是中国。
  美国的策略和秘密武器就一个:厚黑到家的奥黑。
  奥黑在哥本哈根的表演,除了一个“贱”字没别的好形容。我看他应该得哥本哈根大会的最贱男主角奖。和影帝会谈,奥黑就做了个很贱的姿势让记者拍照发表:瞧,俺很谦虚咩!基础四国商量事,奥黑很贱很贱地从门缝硬挤了进来:告诉你们,原来美国属于发展中世界啊!
  对于世界老大美帝来说,如此堂而皇之的“贱人贱招”是最大的奇招,实际上很有惊艳的效果。
  面对这样一个贱人,老欧洲的道德哭诉全然无效,奥黑甚至会很贱地为小岛国赔上两滴眼泪。发展中国家的指责也无济于事,俺和你们是同一阵营的啊。最不发达国家要援助,奥黑含含糊糊说了个数字,然后赶快上飞机走了。
  老欧洲为了让奥黑入套,还给了他个炸药和平奖,可是奥黑收了奖牌和奖金,抹抹嘴后反手打了老欧洲耳光,然后边开溜边指着中国对老欧洲说:是他打的,是他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9 17:58:06
2)

  看完了至贱无敌的奥黑,要说中国了,这是重点。
  中国参加会议是有目标、有功课的。目标呢,有最低也有最高。

  最低目标就是独善其身,也就是说,第一坚决不接受减排总量的量化指标;第二坚决不接受国际核查。最高目标是把老欧洲和美国都忽悠到“减排”绳套里去,同时也为发展中穷兄弟谋点福利、援助啥的。美国不大容易,因为有至贱无敌的奥黑,老欧洲则有弄假成真的可能。

  减排指标呢,说白了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和工业化水平、生活水平和创造的财富是正相关的,也就是单就国家来说CO2排放才代表了真正的经济实力,当然各国能源效率有差异,但这点差异影响不是很大。中国的CO2排放是多少?人均水平差不多就是全球人均水平,总量是世界第一。咱们还得奔好日子去、还得工业化不是?总量减排指标这种挥刀自宫的事哪能玩。再说国际核查,不光涉及利益也涉及主权、尊严,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以后就闻所未闻,谁敢接受就得准备下台,这事想都别想。
  
  现在看看中国的目标,实现最低目标不难,达到最高目标则有相当难度,因为中国的牌好坏参半。
  
  好牌第一就是朋友多一呼百应,77国集团多年来已经习惯被中国代表了,现在有个基础四国的说法,老大也是中国。当然阿三哥也是世界大国,在这个问题上是一定要出头的,虽然它的排放实在很环保很Pussy。好牌第二是中国法理上站住了脚,联合国那个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使中国可以混迹在发展中国家里不接受量化指标。

  坏牌第一就是块头实在太大,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头衔是怎么藏也藏不了的,国际装B犯老欧洲的媒体,就直接称中国是最大污染者。坏牌第二是朋友多了要求杂,不好协调,搞不好就会有人反水。

  再说说中国为哥本哈根准备的功课。中国准备的功课是什么呢?其实很好玩。

  第一是咱们也造势玩道德牌,会前发布个量化减排目标,既不说排放总量又不说人均,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单位GDP排放这个指标。
  这个指标是神器,大杀器!既照顾了发展需求,又有减排的文章可作,是非常、非常Pussy的。
  非常黑地想一下,再不济咱还有最后一手:祭出神奇的统计局来,让多年来被压抑的GDP多少接近一下现实状况,咱就可以减排了,反正也没国际核查是不是?
  我很佩服提出这个指标的人,简直是绝世高人。就是目前,宣传机构对单位GDP排放概念的宣传推广的还不够,真理部永远是废柴啊!
  
  功课第二就是祭出两大宝贝,FXXX Away 和影帝,一硬一软相得益彰。FXXX Away拿出国内对付P民的架势,一副盛气凌人、鼻孔朝天的样子,到哥本哈根来对付国际装B犯,连老解同志被挡在门外这种技术问题(据了解,确实是技术问题,参会者太多丹麦人乱了)也拿出来大吼两声,那架势仿佛随时都可以说“老子不玩了”,让老欧洲们胆战心惊,生怕中国拂袖而去。
  有FXXX Away这种泼皮在前面开路,影帝的到来就如春风拂面了,哪怕影帝从FXXX Away的立场上稍微、稍微软化一下,国际装B犯们也得认为是成就是不是?

  有些批评者说中国代表团业务不熟准备不足所以只会耍脾气,真是笑话。代表团里不少人从10年前波恩会议开始就在搞气候谈判了,业务是熟得不能再熟了,都是老戏骨,耍脾气就是谈判策略之一啊。
  也有些批评者说影帝,其实影帝这次表演真的很好,有张有弛,有发脾气也有玩悲情,就差仰望星空了落泪,节奏把握精当,我看影帝其实是做外交部长的料。

  会议过程就不细说了,现在新闻媒体报得很多。大致概括一下,前半程是国际装B犯及其配角们表演时间,中国代表团是搅局的,所以搞得乱糟糟,当然越乱越好,乱的是敌人。
  后半程,奥黑和影帝来了,是G2演对手戏的黄金时段,全世界的聚光灯都从老欧洲那里移开了,老欧洲们很失落。
  说实话,老欧洲的演技真的不高,几次玩Small Tricks都被中国代表团喝破,比如丹麦求功心切,偷偷地自己搞个草案出来,被FXXX Away当作P民呵斥:你是个什么东西,哪有你说话的余地!
   奥黑和影帝飚戏才是对手。我自己的评价,影帝演技不错但是戏路有些正,是演话剧的路子,面对奥黑的无厘头贱招略显吃亏。

  最吃亏的,当然就是基础四国协商草案的会议,让奥黑混进来了,不仅如此,还让奥黑抢先捅了出去。会议的最后时刻时间非常紧张,中国失去了和77国集团内部先通气的机会,造成了一些误会。
  会议结束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格局,这是气候谈判1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变局:美国领头的伞形集团和中国领头的基础四国其实基本达成了一致,于是自己先喝彩欢呼哥本哈根的成功。
  而老欧洲和它的木偶小岛国集团被晾在一边,77国集团的其他成员比较尴尬也摸不着头脑,它们怎么办呢?美国骂不起也不在乎别人怎么骂,于是大家想到的办法就是先骂了中国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17:59:27
完)

  好了会开完了,哥本哈根协议也公布了,这个协议的地位,假如通过的话,其实就是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尾巴,规定第一承诺期以后的事。网上有中文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各方到底有什么得失。
  当然前面的路还很长,明年在墨西哥就有的玩,而且像美国那样还有个国内的Ratify问题,京都议定书就没有Ratify,所以美国还是有耍赖的最后一招。

  我自己再评一下各方得失:

  美国在这次会上得分最多,奥黑的目标基本实现,得胜还朝,而且美国的大杀器——国会还没出场呢。

  老欧洲是第一撸瑟,精心准备了舞台造势多时,结果都给G2表演了,自己的诉求全部落空。而且自己给自己主动设定了量化减排指标,本想是引诱美国和中国上钩的,结果就它被套住了。
  所以英国环境大臣米利班德很愤恨地说中国“绑架”了气候谈判。德国总理默克尔自慰说好歹是个积极的起点,而德国企业协会主席则抱怨说欧洲没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是扯淡,是你丫想剥夺别人公平竞争的环境未遂)。法国一抹脸,干脆就拿着合同奔北京来了。
  
  中国的底线保住了,而最高目标完成了一半,老欧洲是被自己忽悠到“减排”绳套里去了。当然也有一些余波。
  会议的最后时刻,苏丹代表77国集团,不点名批评中国“叛徒”,委内瑞拉也跟着起哄,这个事情我已经解释了,主要是因为奥黑耍贱招和时间太紧,技术失误。但有些批评者说中国抛弃了穷朋友,一时间仿佛中国两头不是人。
   那么再仔细想想,为什么是苏丹和委内瑞拉出来说话?特别是苏丹,在这个荒凉险恶的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苏丹还有什么有势力的朋友?周政法前不久去巡视,人家满城出迎载歌载舞啊!
  我提供两个解释:一个是苏丹撒撒娇,以后中国还得拿出真金白银好好安慰它一下(反正它也有石油是不是?)特别是在国际上还得帮它顶住压力。第二个解释更黑,苏丹是给中国演配角呢。当然,对77国集团的其他成员,中国也还得安抚说服解释,这个事情其实不是很难的。

  还有一个余波,就是要准备好老欧洲恼羞成怒,祭出碳关税来,那对中国是一大不利。咱们的经济转型确实得赶快做,转成内需为主,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嗯,有人催结尾了,准备严肃一下。

  今天正好看到一篇德国人写的评论哥本哈根的文章,说欧盟“规划世界未来经济和政治格局的计划遭到了惨败”。我很赞同这个评判。
  气候谈判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挽救图瓦卢和马尔代夫吗?显然没这么简单。本质上来说,气候谈判,就是老欧洲们要为世界未来经济以及政治发展树立一套规则。
  上有美国以军事机器保护的金融抽血机,下有中国等国家的工业机器侵蚀市场,老欧洲的竞争力已经逐渐衰退。如何能保住懒惰而舒服的日子,就成了费尽心思的题目。
  所谓Legal Binding的减排指标,就是束缚其他国家工业的绳索,而老欧洲则可以靠比较先进的低碳技术、出售碳指标、搞碳金融来挣钱,既弱敌又强己。
  很不幸的是这个如意算盘被打破了,而打破它的主力则是中国。

  对中国来说,哥本哈根有双重重大意义。
  首先是,中国完成了角色的转变。2007年以前,中国在气候谈判中一直是“77国集团和中国”成员之一的角色,在这个阵营里中国是出主意的老大,主要是道德上控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我们用的很多说辞,则是来自欧洲。2007年之后形势发生了飞快的变化,到哥本哈根这个转变终于完成,中国和美国一起,成为殴打和嘲弄国际装B犯的两大打手。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身的排放量在2007年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我们再也不能谴责“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且不可避免地,我们的利益会与某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差别,甚至冲突。好在我们算是成功了。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并非都是纯善的小白兔,有一些是被老欧洲愚弄或者收买的,也有一些,想的是用“减排”绳索把中国套住,然后可以承接转移出来的工业产能。)
   
  对中国来说,哥本哈根的另一重意义在于,我们终于从头开始参与了一个国际顶级协议的制定,也就是成为规则制定者,名正言顺的国际大玩家。
  这个协议是政治正确的,Pussy价值的,凝聚了最大共识的。
  这个协议是没有任何执行力的,且不说它还没有得到多数国家的通过,即便通过了,还有很多国家面临着立法批准手续,就算全球所有国家都立法批准了这个协议,它的条文本身就是不具备法律执行效力的,只是在附件中罗列了各国自己提出的减排目标。
  而这种“废物协议”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影帝所说“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其实就是让这个协议没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老欧洲恨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18:22:53
有趣有趣,好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22:27:37
不错,精辟,语言幽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11:42:50
很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