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66 3
2009-12-18

中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开始持续下降。相应的,扣掉劳动要素的所得后,另外两个所得分别是资本所得和政府税收,这两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上升。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现象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也是有关的,由于经济增长大量依赖投资推动,所以大量的国民收入所得也给投资者拿走,劳动者拿的部分就少了。

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造成直接结果就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又反过来不利于内需的提高。道理很简单,收入差距大相当于把一块钱从穷人那里拿到富人那里了,本来这一块钱放到穷人那里他是要花掉的,现在把这个钱拿到富人那里去,富人花的已经够多了,他会把多的钱用于储蓄或投资。
1990年代中期之后,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还与劳动工资增长缓慢有关。中国的低工资增长有三个基本原因。第一个基本原因是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中国到目前为止城市化水平只有45%左右,而这45%里边已经包括了大量已经进了城的农民工,他们虽然没有城市户籍,但是在城市工作生活。未来的中国城市化比例要达到70%甚至80%,可以想象未来还有多少农民要进入城市,进入工业。大量的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支持了中国工资的缓慢增长。甚至在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里边,农民工的工资几乎就没有动过。
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城市部门进行了非常剧烈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富余员工被下岗分流,使得城市部门的工资有了一个向下的压力。
第三个原因就是弱劳动保护。中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是比较低的,大量在制造业里边的农民工几乎没有社会保障,即便有水平也很低的。中国的工会组织力量很弱,在民营企业,工会领导的工资是企业发的,当然不可能很好地代表职工来争取权益。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政府是用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和税收来考核官员的,这样,地方政府的目标就更加是服务于资本,而不是劳动者。
1990年代中国一方面进行着自身的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一方面大踏步地加入了全球化。印度的开放也基本上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中、印两国参与到全球制造业的分工体系里去,大幅度增加了全球制造业的劳动供给,全球经济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中国自身也出现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从内部来看,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供给在大幅度增长,而国内需求的增长比较缓慢。由于要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供给的持续增长导致了产能过剩,结果就只有靠高出口。
从外部来看,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再加上1994年以后中国人民币的大大低估,就导致了中国的出口上升。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进口加出口与GDP之比)非常高,在最近的五年里,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60-65%之间。从道理上来说,越是大的国家,越是可以自给自足,它的贸易依存度更低,世界上的一些大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就在20-30%的水平。相比之下,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太高了,所以,从中长期的发展来讲,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应该要降下来,但这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而且是出口大大超过进口,大量的贸易盈余就需要被我们的中央银行用发行人民币来吸纳。一方面,外贸盈余变成了官方的外汇储备,现在的中国外汇储备已经有两万亿美元之多,基本相当于中国一年GDP的一半左右。一方面,大量的人民币发行流向了市场,导致了危机之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资本市场泡沫。
中国大量的贸易盈余导致了国际范围内的贸易冲突。外国总是说中国在倾销。我经常对外国人讲,中国哪里有倾销?!中国只是劳动力便宜,并且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而已。倾销一定是要一家公司在局部市场上不惜亏损地销售产品,其亏损由其他市场的利润来补,中国企业哪有这么大能耐?
中国把钱借给美国人消费,只要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得快,那么,中国借钱给美国也不是坏事,可以分享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这时,我们应该再问一个问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很快,那么,按照道理来讲,中国人的预期收入增长也应该很快啊,中国人也应该借钱消费啊?这就要讲到金融市场的功能了。
在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靠教育和创新,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可以较为直接地转化为收入增长的。即使在欧美也出现了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现象,其实也不太要紧,因为普通劳动者也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来分享资本收益。在西方,蓝领工人其实和创新没有多大联系,但是不要紧,他们可以买股票,买债券,于是大量的劳动者同时也成了“资本家”。
相比之下,在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主要都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就转化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的持续提高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的金融市场未能让普通劳动者分享资本收益。
先来看股市,在中国买股票的人有多少是为了分股息,其实大家都是去赌博的,中国股市的换手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股市的高风险也让小投资者们望而却步。
第二,我们来看债券。中国的企业债券规模极小,有限的企业债券很大一部分向机构开放,而不向普通老百姓开放。所以老百姓很难通过债券分享企业的资本回报。
大家要问了,不能通过股票和债券来分享资本回报,那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分红,国有企业不是国家的吗?问题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分红吗?直到最近,政府才要求国有企业拿出一部分收入来投入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是一小部分。国有企业的利润未能有效地转化为老百姓的实际收入。
第四,大家会说,不要紧,我们可以自己去开企业。而这时,你就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你既要向政府交很多的税,还可能要向黑社会交保护费。
由于普通劳动者很难分享资本所得,因此,中国的普通劳动者就是个劳动者。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在西方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那么重要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成了资本家。而中国的很多老百姓就只能凭劳动收入,只要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就会扩大,内需不足和出口依赖就相应地成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所以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要做一件事,就是建设更有效的金融市场,一方面将金融资源配置给有效率的企业和部门,一方面要让普通老百姓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来分享资本的回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成果。要建设更有效的金融市场,应规范股票市场,扩大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应加强国有企业向财政和社保分红,应降低创业的成本。通过这些措施使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多地转化为居民的收入增长,就可以真正地刺激我们的内需了。


* 作者为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9 08:43:28
提高劳动收入,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实现重建个人所有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9 09:46:47
要想社会安定,就要使人人都变成资本家。因为资本家不会造反。因为资本家毕竟是少数,所以在创造资本家的过程中,就出现的是中产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越多,社会越富裕、越安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9 10:09:00
都成资本家?如果社会都只想通过资本获得收入,没有劳动者,资本的收入哪里来?也就是一个赌场,零和游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