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669 78
2009-12-21
姑且认为那是真的
1.
解决发表周期长的问题,是主要是制度问题,其次是道德问题。与国际相比,我们需要改进的是被扭曲的考评制度,而不是放宽我们的道德约束,降低中国作者的道德水平。
2.
论文发表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规范指南》只是对作者的一个约束和建议,其严肃性和地位不能与《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相比,而出版单位关注的是后面几个法律法规。你拿这个指南去与编辑部理论,会让人家笑掉大牙的。
3.
长远来看,一稿多投最终受害的是作者。编辑部耗费了时间精力,但很多情况下是计入工作量的,而作者上了黑名单,你得到的是什么?不要以为期刊很多就没事了,一个领域内算来还是少的,从趋势看,中国期刊审批比较困难,新刊增加不会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1 13:01:23
我是那个 《教育部社科委:允许一稿多投,不应一稿多发 》发帖人
事实上,我赞成楼主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18:30:52
其实没有意义. 就算这个指南有正式约束力又能怎么样? 编辑部可以有多种理由变相封杀你,不一定用一稿多投的理由(比如你以后投任何稿件都说稿件质量,主题不适合在本刊发表云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20:57:51
算了,没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23:28:28
一直想问:楼主的论坛币是咋攒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23:38:29
一稿多发的都是当官的和有权势的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