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工商精讲班讲义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企业经营决策
【本节考点】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案例分析)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次重点)
(一)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
企业经营决策:就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方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整个过程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熟悉)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
(2)决策要有多个可行方案供选择;
(3)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上的。
(二)经营决策的类型(熟悉)
1.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为: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2.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为:企业总体层经营决策、业务层经营决策、职能层经营决策
3.按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划分: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按决策目标的层次性划分: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次重点,熟悉可考点)
1.决策者——经营决策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
2.决策目标——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
3.决策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存在是决策的前提
4.决策条件——即决策环境,决策过程中面临的时空状态,企业经营决策要充分考虑决策条件的制约,决策的效果受决策条件的影响
5.决策结果——决策系统的另一基本要素,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
◆五个阶段:确定目标→拟定方案(保证备选方案存在)→选定决策方案→方案实施和监督→评价(熟悉首要环节)
【注意以下两点】
1.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涉及两个环节:确定(决策)目标、备选方案的存在
2.在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中,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是决策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决策的决策
【例题1:单选】下列关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
B.决策要有多个可行方案可供选择
C.确定目标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
D.决策按照重要性分类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重点,主要掌握定量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通过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
◆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哥顿法(熟悉有哪些方法)
1.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即通过有关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了解)
特点:参与者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不允许任何批评。
优点: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对预测有很高的价值
2.德尔菲法(了解)
特点: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
运用德尔菲法的关键:
(1)选择好专家
(2)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一般10-30人较好
(3)拟订好意见征询表
3.名义小组技术法——以一个小组的名义进行集体决策,但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小组讨论,要求每个与会者把自己的观点贡献出来(了解)
特点:背靠背,独立思考
4.哥顿法——又称“提喻法”,由会议主持人指导进行集体讨论的定性决策方法(了解)
优点:将问题抽象化,有利于减少束缚、产生创造性想法
难点:主持者如何引导
例如:在进行新型烤面包器的构想决策时,哥顿法先以“烧制”为主题,寻求有关各种烧制方法的设想,然后再以烤面包器为主题进行讨论
(二)定量决策方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选择)
1.确定型决策方法
★定义: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决策,只要满足数学模型的前提条件,模型就能给出特定的结果。
(1)线性规划法(非重点)
略
(2)盈亏平衡点法/量本利分析法/保本分析法(掌握计算)
◆公式:Q0=F/(P-v)
盈亏平衡点产销量=
盈亏平衡点公式的推导过程:(此过程仅用于知晓盈亏平衡点公式的由来,考试无需掌握此推到过程)
由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式中:总收入=单价×产销量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故:利润=(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即“利润为0时的产销量”,代入上述公式得到:
0=(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价×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
产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即: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例题2:单选】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5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万件。
A.20
B.5
C.10
D.35
【例题3:单选】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订单为1万件,问单位变动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
A.20元
B.30元
C.80元
D.50元
2.风险型决策方法(主要掌握期望损益决策法计算应用)
★定义:也叫统计型决策、随机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所以称为风险型决策。
(1)期望损益决策法(掌握计算)
◆决策原则:是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并以此作为依据,选择期望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评价方案。
◆公式:期望损益值=∑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市场状态1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1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2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2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n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
*注意:考试一般就考三种自然状态,不会考的很复杂
◆步骤(了解)
①确定决策目标
②根据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预测自然状态,并估计发生的概率
③根据自然状态的情况,充分考察企业的实力,拟定可行方案
④根据不同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的资源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计算出收益值或损失值
⑤计算各可行方案的期望值
⑥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选择最优可行方案
(2)决策树分析法(非重点)
略
【例题4:单选】某厂在下一年拟开发新产品。根据预测估计,这新产品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新产品对应的备选方案有甲方案、乙方案、丙方案三种,每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收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方案收益值 |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0.3 | 0.5 | 0.2 |
甲方案 | 40 | 28 | 20 |
乙方案 | 36 | 36 | 24 |
丙方案 | 28 | 28 | 28 |
若采用期望损益决策法,可以使该企业取得最大的收益的方案是()。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甲或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