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2506 3
2018-08-20

2018年中级工商精讲班讲义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企业经营决策

【本节考点】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案例分析)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次重点)

(一)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
企业经营决策:就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方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整个过程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熟悉)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

(2)决策要有多个可行方案供选择;

(3)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上的。

(二)经营决策的类型(熟悉)

1.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为: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2.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为:企业总体层经营决策、业务层经营决策、职能层经营决策

3.按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划分: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按决策目标的层次性划分: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次重点,熟悉可考点)

1.决策者——经营决策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

2.决策目标——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

3.决策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存在是决策的前提

4.决策条件——即决策环境,决策过程中面临的时空状态,企业经营决策要充分考虑决策条件的制约,决策的效果受决策条件的影响

5.决策结果——决策系统的另一基本要素,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

◆五个阶段:确定目标→拟定方案(保证备选方案存在)→选定决策方案→方案实施和监督→评价(熟悉首要环节)

【注意以下两点】

1.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涉及两个环节:确定(决策)目标、备选方案的存在

2.在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中,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是决策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决策的决策

【例题1:单选】下列关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

B.决策要有多个可行方案可供选择

C.确定目标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

D.决策按照重要性分类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知识点】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重点,主要掌握定量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通过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

◆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哥顿法(熟悉有哪些方法)

1.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即通过有关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了解)

特点:参与者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不允许任何批评。

优点: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对预测有很高的价值

2.德尔菲法(了解)

特点: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

运用德尔菲法的关键:

(1)选择好专家

(2)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一般10-30人较好

(3)拟订好意见征询表

3.名义小组技术法——以一个小组的名义进行集体决策,但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小组讨论,要求每个与会者把自己的观点贡献出来(了解)

特点:背靠背,独立思考

4.哥顿法——又称“提喻法”,由会议主持人指导进行集体讨论的定性决策方法(了解)

优点:将问题抽象化,有利于减少束缚、产生创造性想法

难点:主持者如何引导

例如:在进行新型烤面包器的构想决策时,哥顿法先以“烧制”为主题,寻求有关各种烧制方法的设想,然后再以烤面包器为主题进行讨论

(二)定量决策方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选择)

1.确定型决策方法

定义: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决策,只要满足数学模型的前提条件,模型就能给出特定的结果。

(1)线性规划法(非重点)

(2)盈亏平衡点法/量本利分析法/保本分析法(掌握计算)

◆公式:Q0=F/(P-v)

盈亏平衡点产销量=

盈亏平衡点公式的推导过程:(此过程仅用于知晓盈亏平衡点公式的由来,考试无需掌握此推到过程)

由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式中:总收入=单价×产销量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故:利润=(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即“利润为0时的产销量”,代入上述公式得到:

0=(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价×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
产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即: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例题2:单选】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5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万件。

A.20

B.5

C.10

D.35

【例题3:单选】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订单为1万件,问单位变动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

A.20元

B.30元

C.80元

D.50元

2.风险型决策方法(主要掌握期望损益决策法计算应用)

定义:也叫统计型决策、随机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所以称为风险型决策。

(1)期望损益决策法(掌握计算)

◆决策原则:是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并以此作为依据,选择期望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评价方案。

◆公式:期望损益值=∑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市场状态1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1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2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2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n下的损益值×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

*注意:考试一般就考三种自然状态,不会考的很复杂

◆步骤(了解)

①确定决策目标

②根据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预测自然状态,并估计发生的概率

③根据自然状态的情况,充分考察企业的实力,拟定可行方案

④根据不同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的资源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计算出收益值或损失值

⑤计算各可行方案的期望值

⑥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选择最优可行方案

(2)决策树分析法(非重点)

【例题4:单选】某厂在下一年拟开发新产品。根据预测估计,这新产品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新产品对应的备选方案有甲方案、乙方案、丙方案三种,每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收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方案收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0.3

0.5

0.2

甲方案

40

28

20

乙方案

36

36

24

丙方案

28

28

28

若采用期望损益决策法,可以使该企业取得最大的收益的方案是()。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甲或丙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8-20 15:59:13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掌握五种原则的计算应用)

定义:是指在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难以确定而且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也无法预测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

(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

◆决策原则:仅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比较各方案的损益值,选择收益值最大或者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1】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因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各异。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I

50

40

20

II

70

50

0

III

100

30

-20

若该企业采用“乐观原则”选择方案,则具体过程如下:

①对比最优自然状态下三个方案的损益值,即对比“畅销”状态下各方案的损益值,分为别为:50、70、100

②选择最优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为最佳的方案,可知方案III的收益值“100”是最大的,故方案III为最优的方案。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

◆决策原则:仅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比较各方案损益值,选择收益值最大或者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仍以【例1】为例使用悲观原则决策如下: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I

50

40

20

II

70

50

0

III

100

30

-20

采用“悲观原则”选择方案的过程如下:

①悲观准则仅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比较各方案的损益值,即“滞销”的状态下比较各方案的损益值,分别为:20,0,-20;

②选择最差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为最优的方案,可知方案I的收益值“20”是最大的,故选择方案I为优的方案。

(3)折中原则(只考虑最好和最差两个自然状态)

◆公式:折中损益值=ɑ×最大损益值+(1-ɑ)×最小损益值

式中:“ɑ”表示乐观系数,即最优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1-ɑ”即最差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决策原则: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

【注释】当ɑ=0时,结果与悲观原则相同;当ɑ=1时,结果与乐观原则相同。

仍以【例1】为例,假设乐观系数(最大值系数)α=0.75,使用折中原则决策如下: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0.75

0.25

I

50

40

20

II

70

50

0

III

100

30

-20

采用“折中原则”选择方案的过程如下:

①计算各方案折中损益值。

方案I:50×0.75+20×(1-0.75)=42.5

方案II:70×0.75+0×(1-0.75)=52.5

方案III:100×0.75+(-20)×(1-0.75)=70

②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可知方案III的折中损益值“70”最大,因此选择方案III为最优的方案。

(4)后悔值原则

◆决策原则: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做题步骤:

确定标准值:比较每种市场状态下各方案的损益值,选出最大损益值作为该市场状态下的标准值

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市场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该市场状态下的各方案的损益值

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比较每个方案各市场状态下第二步计算出的后悔值,选出最大后悔值

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仍以【例1】为例,采用后悔值准则选择步骤如下:

①确定标准值:比较每种市场状态下各方案的损益值,选出最大损益值作为该市场状态下的标准值。根据表格数据选择出三种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分别为“畅销(100)、一般(50)、(滞销)20”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I

50

40

20

II

70

50

0

III

100

30

-20

②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市场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该市场状态下的各方案的损益值,具体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方案

方案I

方案II

方案III

畅销(100)

100-50=50

100-70=30

100-100=0

一般(50)

50-40=10

50-50=0

50-30=20

滞销(20)

20-20=0

20-0=20

20-(-20)=40

③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比较每个方案各市场状态下第二步计算出的后悔值,选出最大后悔值,三个方案各自的最大后悔值分别为50、30、40

  

市场状态

  

方案

方案I

方案II

方案III

畅销(100)

100-50=50

100-70=30

100-100=0

一般(50)

50-40=10

50-50=0

50-30=20

滞销(20)

20-20=0

20-0=20

20-(-20)=40

④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根据第三步计算结果可知方案II的最大后悔值“30”是最小的,因此选择方案II为最优的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8-20 15:59:52

(5)等概率原则

◆决策原则:选择损益值的平均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做题步骤:

①计算出各方案所有市场状态损益值的平均数

②选择损益值的平均数最大的方案

仍以【例1】为例,采用等概率准则选择如下: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I

50

40

20

II

70

50

0

III

100

30

-20

①计算出各方案所有市场状态损益值的平均数

方案Ⅰ:(50+40+20)/3=110/3≈36.67

方案Ⅱ:(70+50+0)/3=40

方案Ⅲ:[100+30+(-20)]/3=110/3≈36.67

②选择损益值的平均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对比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可知方案II的平均数“40”是最大的,故选择方案II为最优的方案。

定量决策方法类型总结(熟悉)

定量决策方法类型

概念要点

具体方法

确定型决策

稳定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决策

线性规划法、盈亏平衡点法

风险型决策

可预估出”方案执行的结果或市场状态出现的一定概率

期望损益决策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型决策

无法预测或估计”各种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乐观原则、悲观原则、折中原则、后悔值原则、等概率原则

【例题5:案例分析】某企业开发新产品,有四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每种产品方案均存在着畅销、一般、滞销三种市场状态,三种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预测,四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参见下表(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方案损益值

畅销

一般

滞销

I

20

15

10

II

50

60

0

III

80

100

-20

IV

100

50

2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不定项选择题)

(1)若采用乐观原则进行决策,则该企业应采用的方案为生产()。

A.方案Ⅰ

B.方案Ⅱ

C.方案Ⅲ

D.方案Ⅳ

(2)若乐观系数为0.6,则方案I的折中损益值为()万元。

A.10

B.15

C.16

D.22

(3)该企业此次新产品经营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无风险型决策

【本讲例题答案及解析】

【例题1:单选】D

【解析】本题综合考核了决策的概念、类型、要素和流程相关的内容。D选项,决策按照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企业总体经营决策、业务层经营决策和职能层经营决策,可知此项说法错误。

【例题2:单选】C

【解析】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0000/(15-10)=100000件,即10万件,故选C。

【注意】考试时留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题3:单选】B

【解析】此题有两种方法做题

方法1:直接将已知数据代入盈亏平衡点公式,推出单位变动成本。根据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可变成本),将题目已知数据代入:

10000=500000/(80-v)→

10000×(80-v)=500000→

800000-10000v=500000→

800000-500000=10000v→

300000=10000v,推出v(单位变动成本)=30元。

方法2:盈亏平衡点,即总收入=总成本,此时,单价=单位产品成本,且单位产品成本=固定成本分摊+单位变动成本,题目已知单价、固定成本,产量,因此求出固定成本分摊则可算出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如下:

①固定成本分摊=固定成本/产量=50万元/1万件=50元/件

②单价=单位产品成本=50+单位变动成本,由于单价已知为80元,则推出:单位变动成本=30元。

【例题4:单选】B

【解析】根据期望损益决策法,计算过程如下:

①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损益值

甲方案期望值=40×0.3+28×0.5+20×0.2=30.0

乙方案期望值=36×0.3+36×0.5+24×0.2=33.6

丙方案期望值=28×0.3+28×0.5+28×0.2=28.0

②比较三个批量生产期望值,选择期望损益值最大的乙方案(33.6)为最佳方案,故选B。

【例题5:案例分析】

(1)D

【解析】乐观原则只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比较各方案的损益值,然后选择收益值最大或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即仅在畅销的状态下比较四个方案的损益值,可知方案Ⅳ的收益值100是最大的,故选D。

(2)C

【解析】根据这种损益值的公式,折中损益值=ɑ×最好市场状态损益值+(1-ɑ)×最差市场状态损益,结合题目及表格数据计算,方案I的折中损益值=0.6×20+(1-0.6)×10=12+4=16万元,故选C。

(3)B

【解析】根据案例资料信息“三种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预测”,可知决策类型为不确定型决策,故选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8-20 16:06:3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