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在佛门,却敢于挑战清规戒律;
他才华横溢,写起诗来字字缠绵;
他风流多情,爱苍生更爱美人;
他英年早逝,留下无数故事。
他是仓央嘉措?
不,他是苏曼殊。
他比仓央嘉措更离经叛道,
他外号情僧、诗僧、花僧、糖僧、革命僧,
他是一笔点睛的民国风雅。
而他自己说:
行云流水一孤僧。
01
酒肉僧
苏曼殊第一次出家,是在11岁。
他母亲是日本人,被苏家所不容,扔下孩子,自己另嫁了。
苏曼殊也不讨家人喜欢,有一次他病了,家人害怕传染,把他关在柴房里。
病好后,他在广州六榕寺出家了。
寺院的生活清苦而自律,小小的少年郎有些吃不消,他想吃肉了,偷偷捉了一只鸽子,躲在后山烤着吃。
谈到吃,苏曼殊是十足的饕餮之徒。
他最喜欢吃五香牛肉,有一次,宋教仁故意恶作剧,趁他洗澡时,在客厅高声邀请朋友去吃牛肉。
大家配合着起身,移动板凳发出声响。
苏曼殊听到动静,急了,顾不上洗澡,裹着浴巾冲出来,高喊道:等我,等等我!
陈白沙曾经在家宴请苏曼殊,他吃了一碗炒面、两盘虾脍、十枚春卷和一盘点心,让陈白沙瞠目结舌,连忙追问他是不是饿了太久。
其实,他就是单纯的贪吃。
刘季平的夫人很擅长做八宝饭,每次做,苏曼殊必定登门,一连吃四五碗,赞叹说:这是何物,如此好吃?
哪有为了避难而出家的?
哪有出家还惦记口腹之欲的?
哪有只顾肚子而不顾形象的?
苏曼殊就是这样,
世人笑我太肤浅,
我笑世人太敷衍。
02
糖僧
苏曼殊有多爱吃糖呢?
爱到小说家包天笑特意写诗调侃。
松糖橘饼又玫瑰,
甜蜜香酥笑口开;
想是大师心里苦,
要从苦处得甘来。
当时有一种从国外进口的巧克力,名叫“摩尔登”,据说是茶花女最钟爱的。
苏曼殊特别喜欢吃,为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他还想动手重新翻译《茶花女》,幸好陈独秀及时制止了。
吴江有种特产叫麦芽塔饼,用糯米、豆沙、糖桂花等制作,吃上三四块就甜腻了,可苏曼殊一次吃了24块。
有年冬天,苏曼殊去了香港,手头有些穷困。
但看到商店的各色巧克力,他又特别想吃,于是他敲下自己的一颗金牙,去当铺换钱,全部买了糖。
他在东京生病住院时,医生明令禁止他吃甜食,苏曼殊却哄骗妹妹,让她拿甜糕给自己吃。
不仅如此,每次护士来收拾病床,一抖开褥子,底下都是细碎的糖炒栗子壳。
医生气得直跳脚,他自己不以为然,还写信给柳亚子诉苦:
每日服药三剂,足下试思之,药岂得如八宝饭之容易入口耶?
哪有文化人,不读书不养花不品茶,独独喜欢吃糖。
为了吃到糖,还没面子没里子没钱?
苏曼殊就是这样,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不好玩!
03
情僧
民国的文人爱喝花酒,如果欣赏哪位姑娘的弹唱,就送上一些小礼物,帖子里署上自己的名字,算是比较风雅的打赏。
苏曼殊的帖子在上海最有名,人家只要看到“和尚”,就知道是那个穿着袈裟来听曲的人。
有一次,柳亚子忍不住了,劝他换成西装再出门。
苏曼殊点头称是:“穿袈裟喝花酒不方便。”
姨妈曾经想要苏曼殊还俗,将女儿静子嫁给他,他立刻拒绝了。
他去东京探亲时,结识了艺伎百助枫子,她弹得一手好筝曲,两人同床一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百助问:你对我心存芥蒂?
他回: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她主动提出订婚,他仍然拒绝了。
苏曼殊爱美人,只是柏拉图式地爱,终身不曾破色戒。
他与西班牙才女雪鸿有过来往,为此,苏曼殊很是自得。
“我生病时,雪鸿来探望我,
赠送了她的照片和一束曼陀罗、含羞草。”
“雪鸿的父亲希望把女儿嫁给我,
可惜我身在佛门,
拒绝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