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经济类
1782 0
2018-08-24

【知识点】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个财政年度内ZF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反映着ZF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1.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ZF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

  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也可以按不变价格来反映。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2.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

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ZF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ZF对地方ZF的控制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经典例题】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中央ZF对地方ZF的控制程度

B.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

C.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D.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E.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ZF干预经济的程度

【答案】BCDE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财政支出衡量指标及各指标反映的内容。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是: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指标名称

  

指标内容

财政支出增长率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可以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增长率比)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增长额比)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

【经典例题】

【例题:2017年真题】我国财政支出2015年为175768亿元,2016年为187841亿元,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是()。

A.6.43%

B.6.87%

C.6.47%

D.6.83%

【答案】B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率 =(187841-175768)/175768=6.87%。

【例题:2016年单选题】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率           

D.财政支出超支率

【答案】A

【解析】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增长额比):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

【知识点】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经典例题】

【例题-2013年单选题】从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普遍趋势是()。

A.呈现波动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缩小

B.呈现周期性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扩大

C.有的年份扩大,有的年份缩小,但总趋势是保持稳定

D.先是持续增大,后来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水平上

【答案】D

【知识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理论(5种)

  

提出者

观点

ZF活动扩张法则

瓦格纳

  

(德国)

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ZF活动的需求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都需要ZF增加公共支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皮考克;

  

魏斯曼

  

(英国)

他们认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性的”  。

  

(1)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外在原因:社会动荡,导致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提高,结果是ZF支出的预算约束也随之提高,使得整个财政支出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马斯格雷夫

  

(美国)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ZF投资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ZF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ZF投资比重加大。

非均衡增长理论

鲍莫尔

  

(美国)

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对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作用不同。假设两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人力密集型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从而导致ZF部门的支出快速增长。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ZF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首先,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其次,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再次,在很多公共事务上,往往是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最后,在任何一项具体的事务上,所谓的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经典例题】

【例题:2014年多选题】德国社会政策学派代表人瓦格纳提出的”ZF扩张法则”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有( )

A.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财政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B.工业化引起的市场扩张,使市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产生的冲突矛盾增加,进而产生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

C.为了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需要ZF参与资源配置

D.财政支出水平随着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E.文化、教育、福利等财政支出增长量超过国内总值的增长率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核非常细致。ZF活动扩张法则理论是财政支出之所以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ZF活动的需求。首先,工业化引起的市场扩张,使市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产生的冲突矛盾增加,进而产生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其次为了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需要ZF参与资源配置;再次,文化、教育、福利等财政支出增长量超过国内总值的增长率,这也将要求财政增加财政支出。

【例题:2017年单选题】“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来自于()。

A. 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 瓦格纳提出的ZF活动扩张法则

C. 鲍莫尔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D. 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答案】A

【解析】从技巧上,本题可通过题干中的“不同时期”选择“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强调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阶段有:①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ZF投资比重较大;②中期阶段:ZF投资比重有所下降;③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ZF投资比重加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