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提醒。由于本人以前从未接触过制度经济学,考虑问题可能不太上路,还请大侠多多指教。自从考虑此问题以来,也尽量多看多听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贵论坛帮助很大,经典书籍、论文也看了不少。现在汇报一下我的主要想法。
民转军,现在称“民技军用”的比较多,它的范围很广,包括民用高技术、人才、产品、管理方法等,一句话概之,用于民用生产的、可用于军用生产、但还未用于军用生产的所有民用资源的统称。为什么?国防投入有限与武器装备价格居高不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力不足,效率低下,而民用经济发展迅速,水平高。用收入成本效益分析民转军的军事收益、竞争效益、社会分工效益、规模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建立此制度的建立成本与运行成本,是可行的。
民转军的过程怎样的?其动力为军民分割与生产力及其他相关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军民分割制度与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军民技术通用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大趋势相矛盾;军民分割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要求相矛盾。其主体包括政府、军工企业、相关军事部门。其方式从整体上说,以主动、渐进为好,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目前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根据以上分析,勾勒出民转军的框架设想,以理论为基础,比如说有效的制度供给、主导集团的积极行动、协同集团的配合等,给实践以方向上的指导。我的思路可能表述很不太清楚,简单说是这样,现实要求民转军-用成本效益分析其可行性-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分析民转军过程-根据理论分析给出框架设想-具体实施措施。
恳请各位制度经济学师兄、师姐、专家指教!快春节了,我也回家跟老爸、老妈团聚了,祝各位师兄、师姐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