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1220 2
2018-09-27

有这样一家店,每年有大约1亿食客光顾,有人为了在这家店大快朵颐,不惜排队数小时。很多人都说,吸引他们来这的有两样东西:热气腾腾的火锅和跟火锅一样温暖的服务。


没错,这家店就是海底捞!


640.webp (2).jpg


今天,海底捞正式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6862.HK。招股价17.8港元,开盘上涨5.62%,报18.80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0%,总市值超千亿港元。


根据海底捞9月24日发布的公告,此次全球发售4.25亿股,其中香港发售3820.8万股,国际发售3.86亿股。发售价每股17.80港元;每手1000股。也就是说,投资者最低入场门槛费用达1.78万港元。1.78万港元,这也是港股史上最贵的入场费。

全球有362家店,上半年收入超73亿元

640.webp (1).jpg

(图片来自国金证券)


海底捞受到认可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在中式餐饮市场的地位。海底捞历史可以追溯至1994年,四川成立了首家“海底捞”品牌火锅餐厅。从营收情况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6%。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54.4%。海底捞用不到肯德基3%的门店数,创造了肯德基25%的营收。


根据海底捞招股书,海底捞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国内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第一,稳坐餐饮头把交椅。


目前海底捞共有363家餐厅,年服务顾客超过1亿人次,这意味着每年有上亿人选择在海底捞吃火锅。


海底捞并不只是一家火锅店


除海底捞母公司外,海底捞也已经打造餐饮生态链,并已经成功推出两个生态链上市公司。


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的独立子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早于2016年7月1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颐海国际是海底捞集团的火锅底料独家供应商,在香港股价表现不俗。


2017年4月,U鼎冒菜挂牌新三板,海底捞通过旗下平台投资了这家主打“一个人吃的小火锅”企业。根据U鼎冒菜运营主体优鼎优公告,2018年上半年,U鼎冒菜营收447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75万元。由于关闭部分门店原因导致整体收入减少,利润也随之减少。


很多人觉得海底捞的成功是因为服务好,但申银万国在8月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海底捞成功背后的核心是集团强大的全产业链布局与开放生态。


底料环节:颐海国际不仅确保海底捞底料的长期更新且稳定,且第三方业务发展迅猛,18H1整体净利润增长170%主要由第三方业务贡献。


食材环节:扎鲁特旗为海底捞专门提供优质牛羊肉,蜀海供应链已衍生至为七天便利店、九毛九等热门餐饮与便利店提供食材全案总包。


管理环节:微海咨询深耕餐饮培训赛道,将海底捞大学转变为招聘+培训+咨询一体的管理培训企业。


技术环节:蜀韵东方深耕餐饮装修等。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及施永宏控股7家公司间接控制8家有代表性的产业上下游公司,完成了对火锅全产业链7大环节的布局。包括:调味品、食材、供应链、技术等等,加之海底捞的特色服务以及火锅在餐饮领域中的优势,光火锅相关产业链上的拓展延伸一年就能给海底捞带来不小的收益。


火锅产业链公司究竟能长多大?


海底捞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家百亿餐饮上市企业。而海底捞高速增长的背后,与其所处的“餐饮最佳赛道”的火锅行业密不可分。


640.webp.jpg

(图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9-27 07:51:15
有行业分析认为,火锅产业链能在底料、食材、供应链中出现象级企业。剔除门店,火锅产业链1250亿左右规模,增速略快于下游:火锅产业链市场空间约1250亿,增速11-15%之间,略快于下游火锅店,由底料食材和供应链服务等构成。

有证券公司研报中的数据也可以证明火锅的盈利能力,其指出,2017年火锅的营业额同比增速超过24%,位居细分板块第一;综合来看,火锅还是效率最高的子行业,每平方米营收达到2.6万元,人均劳收达到23.3万元。

60%募资将用于扩充计划

海底捞股东代表苟轶群在港交所现场表示,上市是海底捞一个新起点,他们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根据公告,海底捞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60%将月作业务扩充,为2018年至2020年开设新的餐厅提供资金支持;募集资金的20%将用作开发新技术,主要用于开发提升客户体验,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项目;募集资金15%将用作偿还公司现有的债务,募集资金的另外5%,将用作营运资金,以及一般的企业用途。

已经上市的海底捞也面临风险。其招股书认为,海底捞目前主要风险存在于食品安全、餐厅店长人才库和供应链管理三方面。

同时,海底捞也可能面临无法顺利开业新餐厅以及盈利的风险。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年,海底捞分别开设了36家、32家和98家新餐厅,2018年开店计划提升到180-220家,并且计划在海外和中国三线城市开辟新市场。

不过,海底捞表示,除了成本和风险外,不能保证这些市场对餐厅有充足需求,因此新餐厅业绩未必理想。

显然,对海底捞掌门人张勇来说,海底捞上市不是终点,可能也不是起点,而只是解决某个问题的一把钥匙。相信上市之后,张勇思考最多的问题可能还是:怎么活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7 09:14:00
“上市” 貌似变成了很多企业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