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SepLost
这位大哥说的没错,任何一门课程都是需要大量精力去学习的。不过你对我的博弈课程课时长短斤斤计较就有点小家子气了,12学时的课程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已经足够入门了。你自己回忆一下你高等数学应该学多少个学时,我记得当时我们一共的学时是36学时(痛苦的回忆)——一学期实际授课大概只有18周,一周两堂课,2小时。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只有高数的一半。
你可以回忆一下,如果你不学高等数学,不学经济学基础,那么博弈论你学的能算得上鸡毛吗?简单点说,囚徒困境的结果是两人坦白,但payoff是怎么构建的,2年4年6年10年是怎么测算的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给了结果,那么只要不是傻子都会判断。复杂一点,囚徒困境变成了纳什平衡,双方博弈演变为多方博弈。同时博弈演变为顺序博弈。一次博弈演变为重复博弈。有优势策略的博弈演变为混合策略博弈。
但这么多的复杂的博弈你确认真的用得到?在学科发展的时候,顶级牛人总是以比较复杂的理论来完善现有的理论,但能够用上的情况太少了。在实际运用当中,我巴不得所有的博弈都是有优势策略的博弈,否则对于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足。你自己想想,如果是一个混合策略博弈,对于公司的长期指导意义有多大。说难听点,混合策略博弈就是“救火队”的理论模型——只有当什么什么的时候才什么什么,这样的问题就留给管理学的人去解决吧。
还有,你回顾一下本版的大多数实际题目(比如说跟公司策略有关的。海盗博弈或者智猪博弈等都太模型化了,适合科普),绝大部分的题目都卡在了博弈条件的构建上,如果真的把矩阵画好并且填好条件,你认为还不会的人会超过20%吗?
有时候书越学越厚,有时候书越学越薄......没有对错,只要“有时候”是合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