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选 社 会(治国n计,下)9~21计
曹 熊(ccggqq9@hotmail.com)
本人没有n计,献计的人多了便有n计
+六、用200年建100个深圳
应该说“三农”问题才是真正的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克斯魔剑,它随时都会落下来。“三农”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是农民转移问题,将农民转移了,便可实现农业机械化,那么美国的今天便是我国的将来。那么农民往那儿转移呢?显然,农民只能往城填转移。可是我们要转移6~7亿农民(农村留3亿),显然现有的城镇严重不足,因此我国至少要在内地兴建100个人口300万的新城市才行,其他的农民由卫星城市及县城吸纳。这是一个很大的汤园,够我们吃上200年。建筑系的学生好找工作。
那么如何实施这一计划呢?
(一)中央应统一步署一下,为这100个新深圳划个圈,选好基。有的可以选在已有小城市,有的应该从零开始。
这一条是当务之急的,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一步署的公布,不仅可迅速扼制各地方间及各城镇间的乱争资源、乱建设的局面,而且还可以为道路建设勾划一个大框架。这种步署的公布还可以使各种资源自发地向各新城市聚集,从而降低将来实施步署的难度。至于何时实施步署,那是另一个问题。
(二)各省县依据中央的步署再步署各县城的去留问题。随农村向城市过渡,有些县城是肯定要灭亡的,并入其它县城。这样的县城现在不宜有太多投入,但是不等于不投入,因为县城的灭亡没那么快。同理,各县应步署小集镇的去留。
(三)中央应依轻重缓急的原则,一批一批地兴建新城市。
(四)没有必要将每个城市建设成熟,而是建设到6、7分即可,或建设到新城市能自我发展即可。
(五)应将新城市的建设格调放低一点,没有必要建设得像深圳那样,只是将街道留宽一点。格调多低呢?可以以新城市的居民不再需要国家的救济即可。像姊归县新县城现在这种格调便可充当新城市的标准。
(六)禁止或限制现有大中城市搞开发区,以让资力、人力、技术流向新城市。
(七)各大中城市都激纳新城市建设费,按其财政收入(或税收)的一定比例提留。
(八)通过政策鼓励各大企业到新城市开分店或联姻。
(九)通过政策鼓励各方人士到新城市淘金。譬如让新城市教师的工资比老城市教师的工资高。
(十)各科研机构、高校、大企业必须廉价甚至无偿向新城市提技术。对此,中央可组织专门机构,由该机构出面要技术。
(十一)一些移民工程应配合该计划,直接将移民集中到新城市。如有些分洪区需要经常移民,此时可将该地区农民一次性移走,一劳永逸。此时可将土地卖(租)给私人,让其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实三峡移民就应该这么处理,但那时国家还没有再建新城市的打算。
国际资源的利用
(一)除坚持已有和平外交方针外,还应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友谊,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经济支持及安全支持,尤其是以印度为中心的西南亚。--------切记,现代的攻防战略是“远攻近交”!
(二)实施本计划后,我国的能源、木材、钢铁、水泥、粮食等是不够用的,自己也没有那么多力量去开发这些,这需要国外提供。显然周边国家是最理想的战略基地,我国可让别国尤其是邻国帮我们建电厂、煤场、林场、铁厂、粮田等。
(三)随城市化的逐步实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会提高,于是可耕地减少,粮食供给不足。因此我国一定要与粮食出口国搞好关系。这其中,我国对美国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对周边国家(如泰国)却有作为。我国需要许多他国为我国生产粮食,我国应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农业研究,甚至生产投资。
对当前主流学术和政策的批判。
我国当前的都市国际化、高教一流化都是明显地违反经济学规律的,确切讲是违反了均衡原则。我国将有限的资金都集中到已经很发达的地方去了,去实现那里的私车化、国际化、一流化。从我国政策中看不到农民的存在和贫困,但他们却轰轰烈烈地建立了新中国,又默默地在红旗下奉献着。如果说在这种城乡两重天的形成中,过去的极左思想功不可没的话,那么在极左中住牛棚的臭老九们也同样功勋卓著。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方针是很仰仗臭老九们的观点的。显然,专家们的治国建议中充满了自私,他们所提出的治国建议最终总是能保证自己的所在地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自己利益最大化。如果说其他专家隔了行,情有可愿,那么经济学家则不可原谅。均衡原则是所以经济理论中公认的最大原则,这个原则是由本人揭的平均化规律决定的(见曹国奇《价格论》或“价值在宏观上的分配”一文,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43)。是平均化规律决定我们对法律平等、政治平等、人权平等、男女平等,财富均等等“平等”斥求的。虽然目前了解平均化规律的人不多,但是所有经典理论都遵循这一原则却是事实。那么,为何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治国大计中总是保强不保弱,总是与系统均衡背道而驰?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需要扶持几个领头羊,应该保强不保弱,那么后来的城市开发区、高校一流化、都市国际化、教育产业化是为那般?十亿农民治不起病,其子女读不起书,而三亿城里人开起私家车,这与乞丐群中站美女有何区别?一个不均衡的系统就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治国大计,稳定第一。
将钱投向大都市,直接的经济账也是算不过来的。若将前10名大成市十年内投资开发区的钱集中起来,兴建一个一两几百万人的新城市是不成问题的,而这二者的总产出差不多。但是由于新城市的工资、土地等等便宜,同样的投入能做更多事,能让更多人就业。再者,新城市肯定在不发达地区,那儿是饥饿市场,百废待新,从而能产生更大的幅射力,带动周边地区迅猛发展。显然,这种幅射力是开发区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