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2361 4
2006-01-25
有谁看到了徐滇庆对房地产价格和泡沫经济的分析?还有问一下分析房地产价格用什么模型比较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5 22:48:00
<P>我没有看过徐滇庆对房地产价格分析的文章,但是我听过他的课,课中讲到了房地产的价格。现在放假在家,笔记不在手头,仅凭印象说一下吧。</P>
<P>他主要的观点认为房地产的价格还会攀升。用供给需求曲线就可以分析。供给曲线是符合正常的供给曲线形状的,但是需求曲线比较特别,他把需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需求是正常的需求,即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符合正常曲线的性质;另一部分需求则属于投机需求,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房地产价格越高,投机者的需求越大。国家要遏制的是投机需求的部分,因为这部分需求的虚假攀升,会带来价格的泡沫,而回观亚洲的那次金融危机,就是由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引发的。</P>
<P>他还讲,目前的国家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国家介入了本该由市场解决的领域,势必会给寻租带来空间,因为什么人有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是由政府说的算的,这会带来审批者的腐败。</P>
<P>再说为什么房价会攀升?他讲到,从发达国家来看,一家人用30或40年的工作供养一处房子是很正常的现象。再则人们的预期也会导致房价的上涨。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是有房子居住的,这些拥有房子的人会盼望自己拥有的住房升值(也就是自己的固定资产升值);对于那些正在买房子的人们,他们只有在买房子的当天希望房价下跌,可是买完房的第二天肯定也是期望自己买的房价升值;除此而外,媒体对房价也是期望一种攀升的态势……社会中的种种群体都期望房价上涨,这必然会导致房价的进一步攀升。那什么情况下房价会下降呢?一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侵袭(比如海啸);二是严重的经济危机;三是城市的转移(比如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P>
<P>以上就是我在徐滇庆课上学到的大概,仅凭记忆,难免会有些遗漏,谅!</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7 17:36:00
<P 0cm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5.0; mso-char-indent-count: -52.7pt; TEXT-INDENT: 52.7pt; 0pt><B>        介绍几位中国房产民间人士,颇有理论建树与实践经验,他们是:</B></P>
<P 0cm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5.0; mso-char-indent-count: -52.7pt; TEXT-INDENT: 52.7pt; 0pt>       于凌罡:京城首例个人集资建房倡导人,原是联想一名技术工程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日,在网上公布自己的合作建房倡议书,并很快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响应和支持。</P>
<P 0cm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5.0; mso-char-indent-count: -52.7pt; TEXT-INDENT: 52.7pt; 0pt>      舒可心: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P>
<P 0cm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5.0; mso-char-indent-count: -52.7pt; TEXT-INDENT: 52.7pt; 0pt>      秦兵。律师。于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7</FONT>年开始起草日后被称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4</FONT>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全文两万多字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4</FONT>条商品房买卖合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1</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日全文在媒体上刊登后,在房地产业界掀起巨浪,成为业主维权宝典。</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17:39: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9 12:08:00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