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讨论的东西比较多,一两句话讲不清楚的,大致说一下我记得的结论,谨供参考,具体分析过程还是参考课本吧。
首先,假设这里的财政赤字是政府通过主动减税或增加政府购买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紧缩造成的客观现象,汇率用直接标价法。
其次,建议考虑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框架下分析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效果。主要结论是:
1、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固定汇率时财政政策有效,增加赤字利率不变,汇率不变,货币供应增加,经济增长;浮动汇率时财政政策无效,增加赤字利率不变,汇率下降,净出口降低。
2、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况下,固定汇率时财政政策有效,增加赤字利率上升,汇率不变,国际收支逆差;浮动汇率时财政政策效果更大,增加赤字利率上升,汇率上升,出口增加。
3、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固定汇率时财政政策有效,结论与资本完全不流动相同;在浮动汇率下政策有效,但其效果与固定汇率相比是不确定的,要看BP曲线的斜率与LM曲线斜率的关系,BP与LM相比越平缓,则政策效果相对越小。
第三,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资本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效果比一国模型要小,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效果比一国模型大。
最后,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框架,赤字增加时,资本完全流动——利率不变,资本有限流动或不流动——利率上升;固定汇率——汇率不变,浮动汇率——要看BP与LM的关系,当BP相对LM竖直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BP相对LM平缓时,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发现最后自己也重新学习了一下,补上参考书目吧:
1、《国际经济学》P258,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
2、《国际金融字》(第四版)P280,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