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80后、90后、95后,不同时代的区别特征
这是第一部分,但只是表象。但从数据背后体现的是什么?
以90后为代表的员工群体跟80群体是完全不一样的。
90后有什么特征?你们认不认为每代人有不同特征存在?
所谓重大历史事件造就一代人。每一代人的特征来自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90后主要受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1.互联网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收集信息的方式,没有互联网之前,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被动接受信息,而他们是主动接受信息,而接受信息的不同就会造成一个人的内在系统改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管过90后。如果管的多一定被90后怼过,如果被怼过就想想那一刻是什么情况,是因为你讲的方法和经验不足,还是他根本不接纳你讲的观点。
同样在深圳有一家公司,有一天我去他们公司培训,碰到一个学生从他们领导办公室出来,领导谈了两个小时,出来以后碰到我。
我说领导又跟你谈话了?他说嗯,我说谈的怎么样?
他直接说领导挺努力的。我知道挺努力,但是有没有听进去。他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在他眼里领导在干嘛?
每天很努力说正确的废话,沟通一千遍,你认为对的道理他认为不一定是对的。
面对这代年轻人,有一点非常重要,叫做共识,共识很重要。
对于父母来讲,跟孩子达不成共识,说什么都不会听,对员工和客户也是一样的,对这件事情我们大家是不是有共识,在多元碎片化的社会里面,共识反而变成一个非常重要又有宝贵价值的东西。
2.计划生育
看到第一张数字图可能没有那样大的印象,中国计划生育是从1991年开始,那一年出生从2600万直接到2000万,那一年掉了600万人。
实际上计划生育对90后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造就非常自我的一代。
自我不等于自私,自我是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
而90后是非常擅长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的。为什么?
独生子女是有一个过程缺失的,比如我家里有一个哥哥,从小到大,为了多喝一瓶汽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为就那么多资源,想获得更多的资源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获得。
但是90后不管你怎么跟父母吵,这些东西都可以得到,所以独生子女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资源,一定会建立自我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最近三年中国最流行的词就是这个“任性”。
90后是任性的一代,但是大家也要明白90后的任性某种角度也只是一面,而不是全部。
接下来看看80后,为什么把这两代人放在一起?
简单来说80后是计划生育完整意义的第一代,所以也有很多独生子女,有自我特性。
但是这两代人的自我特征有很大差别。
看起来80后最适合管理90后,企业里都是80后在管理90后,但是这么多年研究下来,发现最不适合管理90后的恰恰是80后。为什么?
80后经历过两个大事:
第一,市场经济,什么叫市场经济?什么都需要用钱来买。80后是经济历史上包袱最重的一代。
第二,80后整个压力来源不仅仅是经济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压力来源来自于爹妈。
因为你们的父母是50后一代,因为这一代父母有两种心理动机是最强烈的:
① 我吃过苦,不希望孩子重新吃苦。
② 我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愿望,让孩子实现。
50后吃过最多的苦,所以保护孩子的意动机也最强,因为时代没有给他们实现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孩子期待最强。
其实看到50后对于80后的教育里面容纳他们很多的压力,这就造就了80后很多难以磨灭的特征“纠结”。
纠结跟任性有什么差别?
其实很像但是结果完全不一样,什么叫任性?孩子做选择的时候,面前有十个选择,任性就是找最喜欢的拿过来。
什么叫纠结?在选择一样东西的时候,可能有我想要的,但是也会有爹妈想要的,老师想要的,领导想要的,别人认为好的。
为什么传统上广告对80后好使?因为80后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但是今天做营销90后能不能用广告轰炸?
他们完全不在乎。
第一,他们不看电视。
第二,不会被人洗脑。
90后消费行为绝大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被动接受。任性和纠结的差别非常大。
开始流行任性这个词,意味着90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
接下来再讲讲95后,95后和95前的差别非常明显。
差别在什么地方?跟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系,95后计划生育还是有影响的。
中国二胎放开以后,影响第一代是00后,每天闹自杀的都是我们的孩子。
但是大家可以想想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大不大?
应该说很大,但是他们意识到互联网只有一个场景,就是当断网找不到网络的时候。
95前和95后面对互联网有细微的差别,因为95前是通过互联网从无到有的过程,从95后从出生开始,互联网就是他们的必要部分,像空气和水一样生活的必备要素。
当网络不起作用的时候,就会影响他们形成另外的重要事件“二次元”。
为什么叫二次元?
是因为他们花时间最多的动画、漫画是以平面展现出来的,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次元,他们生活的空间是二次元。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二次元为什么那么深刻影响中国的95后跟00后。
二次元产生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美国人用货币的方式割了整个日本人的韭菜,为什么?
因为当年它是全球GDP老二,对美国构成直接最大的威胁。
经济危机之后五年,房地产泡沫彻底破裂,日本进入到长期经济衰退,开始有失落的十年、二十年,再过两年是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二次元为什么在那样的时代产生?
用一句话形容:二次元是一种廉价的娱乐方式,它的核心是便宜。
年轻人为什么用便宜的方式来填充大量的空白时间?
表面是因为没钱,更重要是因为他们对未来预期不够好,如果他认为未来我可以赚很多,这一刻我可以借钱过高消费的生活,如果他认为我怎么努力都不会挣到钱,在这一块他会缩减消费。
你要考虑一下他们这个钱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挣还是来自家庭。
虽然95后可能家里有几套房子,有几辆车,但是他们的预期并没有那么好。
在95后身上有三座大山:
第一,成功机会越来越少。
第二,无论95后怎么努力很难超越父母的成就,他们大部分消费要依靠家人的支撑,家里有95后、00后的孩子,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你怎么支持我,而不是像90后利用那么多的社会资源、那么多孵化器来支撑他们做。
第三,很重要的就是他们刚开始工作的同时,人工智能跟机器人已经跟他们开始竞争。
任性背后还有一个词叫“迷茫”,这是95后最重要的特征。为什么迷茫?
我有想法,但是实现不了。
去年流行一个什么词?“丧”。今年丧不流行了,流行“佛系”。问你们一个问题,佛系和丧哪个能量更高,哪个更低?
什么叫丧?我有一个高的目标,但让我实现不了,这种差距让我实现不了。
什么叫佛系?这个高的目标,我都不想要了。
当看到95前到95后,到00后,整个年轻人内在能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那00后未来会怎么样?
00后的特征是淡定,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淡定后面的本质是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无所谓。
如果他们对现实世界提不起兴趣,无论怎么淡定,最终对社会的挑战是巨大的。
对95前来讲,创新创业他们还有梦想去实现,但是00后讲匠心,匠心精神,但无论怎么讲匠心精神,未来一定是靠00后落地。
这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在商业社会的底层逻辑,90后特殊性并不体现在表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