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项目:
储备货币
货币发行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非金融机构存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发行债券
国外负债
ZF存款
自有资金
其他负债
总负债
其中,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其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ZF存款都是实实在在的负债——是有主的债。
其中货币发行是虚拟的负债,没有一定的负债对象,相当于权益。有观点认为货币发行是对全国人民的负债。
其中自有资金是实际的权益,不应理解为负债。
资产=负债+权益
央行的负债端其实包含的是负债与权益之和。
降准即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同时负债端货币发行增加,两者抵消,负债端总量不变。当然资产端总量也不变。
根据:
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降准后,储备货币不变。
假设某时储备货币20万亿元,假设降准后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1万亿元,则货币发行增加1万亿元。储备货币不会由20万亿元减少到19万亿元。
央行负债端的储备货币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基础货币,两者是一回事,同一事物两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