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识以Y=F(K,AL)的形式进入,则是劳动增进型或哈罗德中性;
Y=F(AK,L),资本增进型或索洛中性;
Y=AF(K,L),希克斯中性.
这里的中性是什么意思?命名为哈罗德中性等有什么来头?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假如某种技术进步并不改变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称为中性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是希克斯在1932年出版的工资理论一书中,把新旧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率相同之点进行比较,假如对于任一既定的K/L来说,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的边际产量对劳动的边际产量这两者的比率,这种技术称为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哈罗德在1937年"评琼.罗宾逊的《就业理论论文集》“一文中,提出了他对中性技术的定义,后在1948年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中对此作了论述。在两个时点的新旧两种生产函数中,对于资本-产量比率相等之点,假如利润率也相同,那么包含在新的生产函数中的技术进步,即是哈罗德定义的中性技术进步。索洛在1960年的”投资与技术进步“一文中,提出与哈罗德中性完全对称的定义中性技术进步的方法。在新旧人均生产函数上劳动-产量比率相同之点,劳动的边际产量,即工资率保持不变,那么,这种技术进步称为索洛中性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