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7 20:21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0-1-17 17:59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7 15:54 117# 天涯诗客 这就涉及到哲学的问题了。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从纯主观来说,也是对的。但你确定你能控制价格吗?
没有你,只是没有你意识于的世界而已.价格总是所有者最终决定的,有价格时,别人的判断成为其定价的参考.没有价格时,这个价格也得定出来不是?
作为出卖方自然可以通过试错定价,但购买方一定要根据价格来确实定自己的需要数量和边际效用。在存在交换的情况下,物品对出卖方来说,可能没有任何效用。
问题没有那么单纯.打个通俗的比方.王大妈用自家鸡蛋去换酱油.你说鸡蛋对她有效用没有?这还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即使这时鸡蛋对她就可以食用方面而言已经过剩至边际效用为零.然而,她所有的东西都边际为零了么?显然不会这样,然而这鸡蛋难道仅仅对她只有这么一种吃的效用么?她知道这会对别人有效用.现在鸡蛋对她的效用是什么呢?
而对于购买方而言,即使卖方没有要价,也要在心里进行盘算即效用判断从而估价的嘛.再打个比方,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并不总是首先问清楚价格才进行效用判断(至少对许多人或许多情况下如此),而首先至少是进行了初步的效用判断之后,才询问价格.现在商场的柜台多大由私人承包或租赁经营.因而很多商品都不标明价格(即使标价,往往只是做样子而已,对此地,顾客心理清楚的很。有些商品标价与成交价悬殊之大大概都听说或遇到过。)。我们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位顾客走近货架。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允许手摸的就摸摸;对有些产品还要询问一个质地或性能。然后再问服务员价格如何。有的问完掉头就走,有的便开始讨价还价。有的直接掏钱就买下——这种情况往往是服务员的要价技巧和对方的性格甚至情境所至,比如对一件衣服。顾客问价之后,根据情况,服务员可能会说比如一百元不讲价。一些男顾客会果真不说二话买下;而一些看似有“电”的女顾客也会如此;互不认识的顾客人多时如此(这里涉及时间价值);买卖双方性别相异时有时如此(因人而异——比如美女服务员对较年轻男性顾客);几个相熟的顾客一起来则是两个极端;而最好笑的是一男一女来男的掏钱给女的卖东西时多数情况下如此(夫妻关系除外)——面子是很有效用的嘛,这种情况下,如果服务员有经验,那是一砸一个准。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意在指出,大量的事实说明,价格只是效用判断的因素之一,并且往往只是最后调整了之前的判断。
其实,对于一件商品,你总得感兴趣,才会去了解价格。这种感兴趣,除了那种纯粹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之外,更多地是因为与你对其进行的效用判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