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参加一个旅游团到华东地区,行程中包括了六个"旅游定点购物"项目,就是被导游拉到一个企业或者商场去听介绍看演示然后购物品的内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或听说过这事.我想问的是:第一,这种情况下,你买还是不买?第二,如果买,你是如何做成购买的决策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旅行社必然与厂商有利益协议才会卖力组织旅客去"参观购物"(我也见到当地导游与厂商在旅客购物后的"结算"行为);而且,出发地的全陪还劝大家给个面子"去了可以不买,如果不去,他们(!我不知道是谁)会投诉的.请大家帮下忙,进去参观一下)
 我本次"定点购买"的大致经历是:杭州,梅家坞,品绿茶,因不习惯饮绿茶,未购买,全团也无人购买;桐乡,菊化(含"胎菊"),杀价购买(从70元/罐到50元/罐),因"胎菊"似是新产品,导游参与讲价才导致降价(否则无人买);无锡,蠡湖紫砂,从180元/套降到150元/套,多人购买.其中有意思的是,进紫砂壶场之前,很多人是不想买甚至不想进去的;在买的过程中,一位团友指出他上次来卖国两把壶(一在产地宜兴高价购买一在周庄三分之一价格买),好象差别不大(但他后来还是买了一个杯);买完之后,到灵山大佛那里,看到标价只有60元左右.此外还有买真丝被等物,情形类似不赘.
 我很疑惑的是,到底该如何看待这种"旅游定点购物"的购买行为?理性?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旅客如何考虑?厂商如何考虑?整个制度运作具有可持续性嘛?问题一堆,请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