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24 1
2010-01-12
2010年01月12日 09:4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方日报讯(记者/谢苗枫)小到1块、2块,大到几十块,每天消费了多少都逐一记录在案,已经成为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的学生每天的“习惯”。昨日,记者从省实附中了解到,在实施了三年的“记账”教育后,该校计划从今年起以记账为基础,结合其他金融知识,创新性地把“理财”作为校本课程引入学生课堂。
  “大花洒”零食花费高过伙食费
  据介绍,省实附中是从2006年开始试行让学生坚持每天记账,管好自己零花钱的同时,形成比较健康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由于学校是全寄宿学校,学生一周有五天在校,父母给的零花钱也因此较多,结果有的学生不能合理消费,有的学生每个月在学校小卖部买零食的钱还高于伙食费,个别学生甚至每个月在小卖部花费近千元。”该校生活部陈主任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学校自行设计的账本,每一项名目都分列得很清楚。
  “千元户”记账半年“缩水”十倍
  “在开始记账的时候,我们都很不习惯,太琐碎了,连买一支水都要记下来,我们有时会忘记了。”学生小熊告诉记者,有的时候由于功课忙等原因,会有一两天记漏账,结果当然是被老师发现了。但是坚持了将近3年,自己从开始每个月都当上班里的“消费大户”,到现在每月零食支出控制在50元内。
  记者看到一个学生满满的几大本账本,一开始每周的零花钱预算都在50元以上,到最后削减到每周五六元,而且仅限于上完体育课买一瓶饮料等消费,更有节制的学生甚至每周“零预算”。而在一位曾经月花费近千元的学生记账本上,经过半年有计划的预算支出,把每月零花钱的支出控制在百元之内,摆脱了“消费大户”的名声。
  学校每个月根据学生的实际消费金额,曝光一两个“消费大户”,经过几年的运作后,学生消费变得理性了,学校因此考虑将以“记账”为基础,结合其他金融知识,今年起把“理财”作为校本课程引入学生课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6 14:26:25
学生好好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